1510我的环球航行_第154章 155.战列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4章 155.战列舰 (第1/2页)

    第154章155.战列舰

    干掉了日本联合舰队全部主力舰只后,文锋终于可以稍微喘息一下,至少眼前的日军登陆战在日军重建舰队之前不会再发生了。就算是日本人孤注一掷,用运输船在无舰队护航条件下载运登陆部队直接发起登陆,东方基地的防卫能力也足以应对。

    所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文锋继续投入到了热火朝天的新装备制造研发之中。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东方基地陆续完成了几项重大任务:

    1895年8月15日,“定远级”战列巡洋舰二号舰“镇远号”完成主体建造,顺利下水,开始最后的设备栖装。文锋任命李长昊作为“镇远号”舰长,开始接手战舰。“东方级”潜艇首艇进展顺利,船厂建设了全封闭船坞和栖装码头,把刚下水的潜艇捂得严严实实,从外面啥也看不见,做到严格保密。

    经过优化升级的第一代反舰鱼雷完成设计定型。口径533毫米,瓦斯蒸汽动力,长8米,重1.5吨,航速70千米每小时,射程12千米。鱼雷战斗部装备高爆铝热剂炸药200公斤。经过佛朗测算,单枚鱼雷命中即可摧毁5000吨的舰船。军事委员会将其命名为95式反舰鱼雷。同时,鱼雷配套的瞄准发射和射击指挥仪也同步完成。

    还在用老旧蒸汽机的“致远号”已然跟不上定镇二舰的航速,军事委员会决定其退出东方舰队,转为李志雄贸易运输舰队的旗舰,改名为“东方3号”护卫舰。为了替代原“致远号”的空缺,文锋和佛朗设计了新型的“致远型”快速巡洋舰和“威远型”驱逐舰。其中,“致远型”快巡全面优化了舰体设计,几乎已经是二战时期主流轻巡洋舰的模样,排水量5000吨,航速60千米每小时,装备双联装150毫米口径炮塔4座,装备五联装95式鱼雷发射架两座。而“威远型”驱逐舰,在保持了与“定远型”战巡、“致远型”快巡一致的60公里时速的同时,火力、吨位只有“致远型”的一半,装备双联装150毫米口径舰炮两座,装备五联装95式鱼雷发射架一座,排水量2500吨,更加灵活轻巧。

    文锋认为,通过新“致远型”快巡和“威远型”驱逐舰的建造,东方舰队将建成战巡-快巡-驱逐舰三级的舰型体系,而且实现了火炮口径、雷达和通讯电子设备、航速和动力系统的统一,有利于船厂的维护保养和批量化生产。经过军事委员会研究决定,要求船厂立即开展两艘“致远型”快巡和四艘“威远型”的建造,同时要求火炮厂、电子设备厂、蒸汽机厂和钢铁厂全力保障新批次舰只的生产。

    佛朗认为,利用船厂现有的两个万吨级船坞,正好可以同时容纳两艘快巡和四艘驱逐舰。有了“定远级”两艘万吨战巡的建造经验,船厂同时建造新批次的巡洋舰和驱逐舰难度要小得多,进度也要快得多,估计在1896年的上半年即可完成批量建造。

    文锋考虑,在新批次快巡和驱逐舰服役以后,东方舰队舰只的技术水平,除了战巡火炮口径不达标以外,基本可以达到二战早期水平。如果能够再将蒸汽机换成柴油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