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朕让你监国,大明全疯了?_第一百二十八章:朱棣要增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八章:朱棣要增兵!!! (第3/3页)

极为看重这条水泥路的,作为应天府尹的顾左,自然不敢放松,万一水泥路这里出了什么事情,到时候太子也好,还是监国太孙绝对第一个找的就是他这个应天府尹。

    水泥路,昨日工部验收后,就已经开始了通行。

    一大早,卯时还未到,水泥路上已经可以看到一辆辆马车快速的开始在上面通行了。

    这些马车许多都是长江码头卸载货物的马车,水泥路的优势在运载货物时,还是极为明显的。

    坚硬的路面,只要马车行驶起来后,在惯性的作用下,后续拉车的马匹,几乎不怎么用力就可以将马车轻松拖动。

    而不像其他的路面,由于地面下陷,导致惯性的作用被路面损耗,几乎每时每刻都必须用力拖动。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这一点,水泥路上马车跑的也是越发的欢快了起来。

    很多人其实还是十分好奇,在一块完整的巨石上跑马或者是驾驭马车的感觉的。

    特别是看到报纸后赶来的人,看到眼前这么长一条如同巨大石板一般的道路,更是惊奇不断。

    而随着看热闹的人增加,以及马车来来往往,随之而来的麻烦也是紧随而至。

    水泥路马车的速度提升容易,但是减速也更加麻烦,不像其他的路面,几乎马匹停止拉动,马车就会随着惯性损耗,然后自然而然的就立即停了下来。

    但是水泥路不同,一但速度提升上来之后,仅仅依靠着后缘与地面的摩擦,短时间根本无法停止,

    加上现场有些混乱,不可避免的,一起古代版的车祸就发生了。

    乾清宫,朱瞻基正在处理今日份的政务,当然和往日里差不多,都是三杨处理,然后由他检查。

    简单轻松,算不得麻烦。

    既能确定这些政务处理不会出现问题,也不至于让内阁的权利过于巨大,更能让他从繁杂的政务当中抽身出来。

    而朱瞻基现在看的则是几份关于北伐的折子,北伐准备的时间已经差不多一个多月了,基本上该准备的东西都已经准备齐全。

    原本这些东西的准备时间,是应该定在明年开春前准备妥当的。

    之所以提前了这么久,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今年户部格外富裕的原因。

    大把的银子花了出去,效果自然也是立竿见影的。

    相比原本开春前集齐物资,差不多提前了一两个月左右。

    而且不仅如此,相比原定计划的物资,这次户部准备的物资无疑要更加丰富许多。

    这也是征北大将军登基以来,打的最富裕的一场战争。

    不过随之而来的麻烦,则是征北大将军有些不满意现在的小打小闹了,前些天刚刚将一份让兵部商议增兵的旨意穿回了应天。

    “太孙殿下,增兵之事,臣觉得应当上书缓后才是,马上就是年节,如果这个时候大量增兵,必然导致大量的壮劳力被抽调,届时开春后必然影响来年春耕。”

    金忠虽然痊愈了,但是现在一心在负责幼军组建,兵部依旧是杨士奇在负责。

    实际上明眼人已经看得出来,杨士奇如果不出意外,也就是只差一道朱棣的旨意,就能坐实兵部尚书的职位。

    因此这道增兵的旨意传回后,杨士奇自然也是第一个发表看法的。

    “杨学士,此言差矣!”

    杨士奇话落,兵部左侍郎卢渊,便直接站了出来反对道:

    “一来抽调的壮劳力,都是军户,二来北伐乃是事关我大明江山之事,暴元余尽未熄,瓦剌,鞑靼皆是我大明心腹之患,有道是,除恶务尽,若是此时不将暴元余孽除尽,难不成还要留做将来,任由其做大?以至边患不尽,如此,我大明何来长久之和平?百姓又何来安定的耕作环境?”

    “卢侍郎所言虽是有理,然而如果大量增兵,必然需要大量的钱粮,钱还好说,但是粮食了?需知今月粮食价格相比上月,一石粮食的价格已经整整上浮了五十文,近乎两成,若是继续增兵,粮食价格必然再次上涨,届时北伐粮草又从何而来?”

    …………

    …………

    /79/79434/25729450.html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