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灵的觉醒:梁晓声经典散文_第一辑 慈母和我的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辑 慈母和我的书 (第1/2页)

    我忘不了我的小说第一次被印成铅字那份儿喜悦。我日夜祈祷的就是这回事儿。真是的,我想我该喜悦,却没怎么喜悦。避开人我躲在个地方哭了,那一时刻我最想我的母亲……

    我的家搬到光仁街,已经是一九六三年了。那地方,一条条小胡同仿佛烟鬼的黑牙缝。一片片低矮的破房子仿佛是一片片疥疮。饥饿对于普通人们的严重威胁毕竟开始缓解。我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了。我已经有三十多本小人书。

    “妈,剩的钱给你。”

    “多少?”

    “五毛二。”

    “你留着吧。”

    买粮、煤、劈柴回来,我总能得到几毛钱。母亲给我,因为知道我不会乱花,只会买小人书。每个月都要买粮买煤买劈柴,加上母亲平日给我的一些钢镚儿,渐渐积攒起来就很可观。积攒到一元多,就去买小人书。当年小人书便宜,厚的三毛几一本,薄的才一毛几一本。母亲从不反对我买小人书。

    我还经常去出租小人书,在电影院门口、公园里、火车站。有一次火车站派出所一位年轻的警察,没收了我全部的小人书,说我影响了站内秩序。

    我一回到家就号啕大哭。我用头撞墙。我的小人书是我巨大的财富,我觉得我破产了,从绰绰富翁变成了一贫如洗的穷光蛋。我绝望得不想活,想死。我那种可怜的样子,使母亲为之动容。于是她带我去讨还我的小人书。

    “不给!出去出去!”

    车站派出所年轻的警察,大檐帽微微歪戴着,上唇留两撇小胡子,一副“葛列高里1”那种桀骜不驯的样子。母亲代我向他承认错误,代我向他保证以后绝不再到火车站出租小人书。话说了许多,他烦了,粗鲁地将母亲和我从派出所推出来。

    母亲对他说:“不给,我就坐台阶上不走。”

    他说:“谁管你!”“砰”地将门关上了。

    “妈,咱们走吧,我不要了……”

    我仰起脸望着母亲,心里一阵难过。亲眼见母亲因自己而被人呵斥,还有什么事比这更令一个儿子内疚的?

    “不走,妈一定给你要回来!”

    母亲说着,就在台阶上坐了下来。并且扯我坐在她身旁,一条手臂搂着我。另外几位警察出出进进,连看也不看我们。

    “葛列高里”也出来了一次。

    “还坐这儿?”

    母亲不说话,不瞧他。

    “嘿,静坐示威……”

    他冷笑着又进去了。

    天渐黑了。派出所门外的红灯亮了,像一只充血的独眼,自上而下虎视眈眈地瞪着我们。我和母亲相依相偎的身影被台阶折为三折,怪诞地延长到水泥方砖广场,淹在一汪红晕里。我和母亲坐在那儿已经近四个小时。母亲始终用一条手臂搂着我。我觉得母亲似乎一动也没动过,仿佛被一种持久的意念定在那儿了。

    我想我不能再对母亲说——“妈,我们回家吧!”

    那意味着我失去的是三十几本小人书,而母亲失去的是被极端轻蔑了的尊严。一个自尊的女人的尊严。

    我不能够那样说……

    几位警察走出来了,依然并不注意我们,纷纷骑上自行车回家去了。

    终于“葛列高里”又走出来了。

    “嗨,我说你们想睡在这儿呀?”

    母亲不看他,不回答,望着远处的什么。

    “给你们吧!……”“葛列高里”将我的小人书连同书包扔在我怀里。

    母亲低声对我说:“数数。”语调很平静。

    我数了一遍,告诉母亲:“缺三本《水浒传》。”

    母亲这才抬起头来,仰望着“葛列高里”,清清楚楚地说:“缺三本《水浒传》。”

    他笑了,从衣兜里掏出三本小人书扔给我,咕哝道:“哟哈,还跟我来这一套……”

    母亲终于拉着我起身,昂然走下台阶。

    “站住!”

    “葛列高里”跑下了台阶,向我们走来。他走到母亲跟前,用一根手指将大檐帽往上捅了一下,接着抹他的一撇小胡子。

    我不由得将我的“精神食粮”紧抱在怀中。

    母亲则将我扯近她身旁,像刚才坐在台阶上一样,又用一条手臂搂着我。

    “葛列高里”以将军命令两个士兵那种不容违抗的语气说:“等在这儿,没有我的允许不准离开!”

    我惴惴地仰起脸望着母亲。

    “葛列高里”转身就走。

    他却是去拦截了一辆小汽车,对司机大声说:“把那个女人和孩子送回家去。要一直送到家门口!”

    ……

    我买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是《青年近卫军》,一元多钱。母亲还从来没有一次给过我这么多钱。

    我还从来没有向母亲一次要过这么多钱。

    我的同代人,当你们也像我一样,还是一个小学五年级学生的时候,如果你们也像我一样,生活在一个穷困的普通劳动者家庭的话,你们为我做证,有谁曾在决定开口向母亲要一元多钱的时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