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灵的觉醒:梁晓声经典散文_花儿与少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花儿与少年 (第1/2页)

    有一少年,刚上小学六年级;班主任老师多次对他妈妈说:“做好思想准备吧,看来你儿子考上中学的希望不大,即使是一所最最普通的中学。”

    同学们也都这么认为,疏远他,还给他起了个绰号“逃学鬼”。

    是的,他经常逃学。有时候他妈妈陪他去上学,直至望得见学校了才站住,目送他继续朝学校走去。那时候他妈妈确信,那一天他不会逃学了。

    那一天他竟又逃学了。

    他逃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贫穷。贫穷使他交不起学费,买不起新书包。都六年级了,他背的还是上小学一年级时的书包。对于六年级生,那书包太小了。而且,像他的衣服一样,补了好几块补丁。这使他自惭形秽。也使他的自尊心极其敏感。我们都知道的,那样的自尊心太容易受伤。往往是,其实并没有谁成心以言行伤害他,但是他却已经因为别人的某句话、某种眼神或某种举动,而遭暗算了似的。自卑而又敏感的自尊心,通常总是那样的。处在他那种年龄,很难悟到问题出在自己这儿。

    妈妈向他指出过的。

    妈妈不止一次说:“家里明明穷,你还非爱面子!早料到你打小就活得这么不开心,莫如当初不生你。”

    老师也向他指出过的。

    老师不止一次当着他的面在班上说:“有的同学,居然在作文中写,对于别人穿的新鞋子如何如何羡慕。知道这暴露了什么思想吗?……”

    在一片肃静中,他低下了他的头——他那从破鞋子里戳出来的肮脏的大脚趾,顿时模糊不清了……

    妈妈的话令他产生罪过感。

    老师的话令他反感。

    于是他曾打算以死来向妈妈赎罪。

    于是他敌视老师,敌视同学,敌视学校。

    某日,他又逃学了。

    他正茫然地走在远离学校的地方,有两个大人与他对面而过。他们是一男一女,一对新婚夫妻。他们正在度婚假。事实上,他们才二十多岁,是青年。但在小学六年级学生眼里,他们当然是大人了啰!

    他听到那男人说:“咦,这孩子像是我们学校的一名学生!……”

    他听到那女人说:“那你还想问问他为什么没上学呀?”

    他正欲跑,手腕已被拽住。

    那男人说:“我认得你!”

    而他,也认出了对方是自己学校的少先队辅导员老师,姓刘。刘老师在学校里组织起了小记者协会,他曾是小记者协会的一员……

    那一时刻,他比任何一次无地自容的时刻,都倍感无地自容。

    刘老师向新婚妻子郑重地介绍了他,之后目光温和地注视着他,请求道:“我代表我亲爱的妻子,诚意邀请你和我们一起去逛公园。怎么样,肯给老师个面子吗?”

    他摇头,挣手,没挣脱。不知怎么一来,居然又点了点头……

    在公园里,小学六年级学生的顺从,得到了一支奶油冰棒作为奖品。虽然,刘老师为自己和新婚妻子也各买了一支,但他还是愿意相信受到了奖励。

    那一日公园里人很少。那只不过是一处山水公园,没有禽兽,即或有,一个“逃学鬼”也没好心情看。

    三人坐在林间长椅上吮奶油冰棒,对面是公园的一面铁栅栏,几乎被爬山虎的藤叶完全覆盖住了。在稠密的鳞片也似的绿叶之间,喇叭花散紫翻红,开得热闹,色彩缤纷乱人眼。

    刘老师说,仍记得他是小记者时,写过两篇不错的报道。

    他已经很久没听到过称赞的话了,差点儿哭了,低下头去。

    待他吃完冰棒,刘老师又说,老师想知道喇叭花在是骨朵的时候,究竟是什么样的,你能替老师去仔细看看吗?

    他困惑,然而跑过去了;片刻,跑回来告诉老师,所有的喇叭花骨朵都像被扭了一下,它们必须反着那股劲儿,才能开成花朵。

    刘老师笑了,夸他观察得认真。说喇叭花骨朵那种扭着股劲儿的状态,是在开放前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