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灵的觉醒:梁晓声经典散文_一个忐忑的中国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个忐忑的中国人 (第1/2页)

    某报青年记者按约定时间到家中采访,我见他的采访提纲上赫然印着四个大字——忐忑中国。

    不禁一怔,问:什么意思?

    答:觉得这四个字具有概括性,打算作为采访题目。

    怔而又怔,又问:为什么是这四个字?

    答:我在电话中听您说的啊,您不认为作为题目很好吗?

    我说的?——想了想,郑重地予以纠正:前几天我感冒,语言不清,你肯定听错了。我说的是“看客中国”。

    于是轮到那青年一怔了,接着,有点儿不知所措地发起呆来。

    问:是顺着“忐忑中国”的思路提出问题的?

    他默默点来,脸颊上淌下汗来。看得出,倘我完全否定了他的采访提纲,那将是他毫无心理准备的事,采访思路必然陷于空洞。

    我赶紧递给他纸巾。

    他拭汗时,我宽慰道:别急。若以“忐忑中国”为题,我也是可以接受你采访的嘛!

    他顿时释然:真的?

    我笑了:当然真的。“看客中国”这一题目,留待你以后采访我。我今天先接受你关于“忐忑中国”的采访如何?

    他笑了。

    我已知道他是来自西部农村的青年,家境贫寒,父亲还有哮喘病,靠母亲背井离乡去打工,才含辛茹苦地供他读完了大学。他有一个正在读初中的妹妹。怀揣反哺家庭之心,但以中文大本学历若在家乡想找一份工作并不容易,所以成了“京漂”一族,闯荡两年,不久前工作才稳定在某报社。说“稳定”,是相对而言。刚刚结束试用期,基本工资两千元多一点点。去掉食宿费用,所余无几了。

    这使他不可能不是一个忧郁的青年。

    接下来,似乎倒是我在采访他了。

    先坦率回答我几个问题行吗?

    行。

    中国给你以忐忑不安的印象吗?

    对。

    你认为中国有一天会乱起来?

    不止我一个人这么认为,许许多多的人都这么认为。

    对乱与不乱,你持什么态度?

    有时候真希望干脆乱起来。有时候又特担心,心想千万别乱起来。

    为什么有时候希望干脆乱起来呢?

    那样全中国肯定重新洗牌,机会和公平,也许就有我这种人的份儿了。

    为什么又怕乱起来呢?

    万一并不是那样呢?我的命运岂不更惨了?

    你觉得中国真的天下大乱了,对富人们会有什么损失?

    大约也不会有什么大损失吧。他们纷纷离开中国就是。

    对底层大众,包括你这样的青年,会有什么利益吗?

    房子和车子他们带不走吧?起码可以先住进他们的大宅,再开上一辆他们的好车!

    再将爸妈和妹妹接到北京来,享几天福?

    一定的。

    以后呢?

    他没明白我在问什么。

    你现在工作着的这家报社注定不存在了呀!天下大乱的国家,不需要很多份报了是不是?

    他沉默了。

    但对于你,乐观的情况也不是没有。比如你也许会成为一位很年轻的、靠能力被公选的国家公仆。于是你成了有地位、有权力的人物。

    他苦笑。

    你一旦成了那样的人物,就同时肩负了平定骚乱的责任。比如,由你下令,或由别人下令,你作为执行者,要将那些占住进公共楼厦的人们驱逐出去。而他们曾是些和你一样的人,并且也将他们的父母亲人接到了北京,一心想要从而成为住大宅、开名车的体面的北京人……

    他目不转睛地瞪着我,若有所思。

    如果你是他们,会心甘情愿地被驱逐吗?

    他仍沉默。

    但一直乱下去,就谁也别想过正常生活。至于和日本的钓鱼岛争端,更没人顾得上了。从天下大乱到恢复秩序,没有不流血的,你下不下令以军警驱逐?不管你是下令者,还是执行者,总之冲突一旦发生,流血难以避免。如果你是镇压一方,你手染鲜血了。如果你是被镇压一方,你或你的亲人也许卧尸街头,于是心里种下了仇恨。而历史上的所谓铁腕人物在那种情况之下向来是冷酷无情的。并且连历史对他们的冷酷无情都“理解”三分……

    他突然大声说:但为什么现在的中国,还没有一个铁腕人物来消除灰色特权,阻止腐败蔓延?……

    我,便也像他一样沉默了。

    他继续大声说:中国人口众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