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皇长孙_第 353章 平壤师范学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 353章 平壤师范学院 (第1/3页)

    孔颖达这辈子没有离开过大唐。

    这一次来到平壤城,算是开了荤了。

    “孔祭酒,这平壤师范书院的事情,还请您多多费心啊。”

    韩王宫里头,高建武亲自在招待孔颖达一行人。

    虽然平壤师范学院的设立会导致大唐对平壤城的影响力大幅度的提升。

    但是高建武也是知道这个学院成立之后,对于提高治下官员百姓的文化水平是很有好处的。

    所以倒也是真心希望孔颖达能够在这个事情上多多出力。

    “大王请放心,这平壤师范学院是我大唐对外开设学院的第一步,也将会是一个模板。

    不管是为了平壤城还是为了将来进一步的推广这种经验,老夫都是会不予余力的。”

    孔颖达离开长安城之前,对平壤之行还是充满了担忧。

    毕竟这些番邦属国在大唐百姓眼中都是蛮夷之地。

    孔颖达也是担心自己到了平壤城之后不习惯。

    但是真正的过来之后,发现情况完全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

    首先,作为高句丽曾经的首都,平壤的城市建设还是非常不错的。

    虽然没有办法跟长安城相比,但是跟大唐的普通州府还是可以相提并论的。

    再有就是高建武把他的衣食住行安排的太妥当了。

    就像是昨天晚上,单单斥候他的美貌婢女就有十二个之多。

    要不是身体不允许,他都想大战一百回合了。

    “平壤百姓向往我大唐的文化久已,如今陛下能安排孔祭酒亲自过来主持平壤师范学院的建设,本王实在是太高兴了。

    在书院的修建过程之中,不管是碰到了什么问题,你都可以直接跟本王提出来。

    只要本王能够协助解决的,绝对不会推诿。”

    高建武现在的态度摆的非常端正。

    不管是装样子还是内心真的如此想,反正他没有更多的选择。

    大唐没有直接把他废掉,还是给他留下了一个韩王的封地,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要说问题,还真是有一些需要大王协助处理的。”

    孔颖达原本还想着客气几下,但是生怕自己要是一客气,对方真的借坡下驴,那就尴尬了。

    所以思考了一会之后,他不准备跟高建武客气了。

    “哦?孔祭酒但说无妨!”

    高建武心中咯噔了一声,不过脸上却是面不改色。

    好歹也是做过了那么多年国王的人嘛。

    “平壤师范学院的占地面积比较大,虽然目前在城内已经划出来了一块土地。

    但是从长远的角度考虑,还是需要在城外另外的选择一块土地,参考渭水书院的规模来修建一座大的书院。

    将来这座书院不仅可以吸引平壤的百姓,还可以将韩王治理之下的其他城池的百姓纳入其中。

    甚至将来我们的书院还可以进一步的开设小学和蒙学,让平壤百姓一直都在书院之中学习。”

    反正李承宗没有给自己具体的指示,只是把各种教材划定了一个范围。

    所以孔颖达就想着进一步的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如果平壤这边的人从小到到都是接受儒家学术的影响,将来这一片土地上面,儒学一定能发扬光大。

    两边一对比,指不定大唐本土也会重新检讨推广儒学。

    “没有问题,本王等会就安排人员协助孔祭酒选择合适的土地。

    只要孔祭酒看上的土地,不管是哪里都可以。”

    听到孔颖达只是要土地,高建武松了一口气。

    土地这个东西,对于统治者来说,是最不值钱的东西了。

    “除此之外,到时候我们书院还会有大量的教谕从大唐而来。

    这些人在平壤城的衣食住行和出行的安全问题,也是需要拜托大王协助安排人员。”

    虽然这些教谕也有大唐礼部给发的俸禄。

    但是能够争取到更好的条件,才能吸引更多的人过来。

    这一点,孔颖达还是非常清楚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孔颖达也算是一个好领导了。

    一个知道为下属谋福利的好领导。

    “没问题,本王一定全力满足各位教谕的需求!”

    明明心里面很是肉痛,高建武却是强颜欢笑的答应了。

    接下来,孔颖达倒也没有太过分的一次性提出太多的要求。

    羊毛要慢慢的薅啊。

    要不要一次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