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王国_601解决办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601解决办法 (第1/2页)

    赵子明敏感地注意到下属的神色,开口问道:“怎么了,老何。”

    何乾略为一沉吟,直接说道: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实验人数不足,极大地拖延了项目进度,我们采用的光遗传学(optogei),虽然可以精准操控神经元,制造虚假情绪,控制行为,但是研究效率还是太低。”

    赵子明闻言,没有说话。

    作为一家科技公司的老板,他对于前沿科技的涉猎很深,每天要阅读大量的科技新闻,数字集团有专门的办公室为他收集全球科技热点,并聘请了相关领域的专家作为咨询。

    他对于光遗传学的相关研究,自然不陌生。

    自05年诞生以来,取得卓越的进步,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叫“光敏通道蛋白”的蛋白质。

    这种蛋白质的特点就是会被光影响,一旦受到光照,它就会激发神经元放电,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能够操纵大脑。

    何乾继续道:“在我的计划中,侵入式的方式能够更高效、更准确地实现研究目标,然而,愿意接受手术的人实在太少了。”

    赵子明点了点头。

    相比非侵入式的温和,侵入式的脑机研究,最大的弊端正在于此,“开颅”。

    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说明“侵入式”的优势。

    对于宇宙的观测者来说,如果技术成熟,那么能发射卫星、飞船进入太空,去登陆火星、月球,一定能带回珍贵的数据,同样的逻辑,也能适用于大脑。

    如果能进入大脑,肯定能更快速、更准确地得到实验数据。

    何乾接着说:“即使我采用血管支架电极的方法,避免开颅骨手术,降低创伤,不打破血脑屏障,还是没有多少人愿意参加。”

    赵子明自然也有数据,从脑机公司成立至今,真正愿意接受开颅的人不到一百人,其中超过一半是中风、瘫痪患者,身体健康的实验者,更是屈指可数。

    不过也不能怪其他人,毕竟开颅手术风险太过巨大,不说其他,血脑屏障就是一大关。

    所谓血脑屏障,指脑毛细血管壁与神经胶质细胞形成的血浆与脑细胞之间的屏障和由脉络丛形成的血浆和脑脊液之间的屏障,其重要性称得上牵一发而动全身。

    赵子明看着实验,沉吟道:“我记得你之前说过,在血管支架上附着电极,使得电极可经由静脉血管植入,顺着血管进入较深的身体部位,而无需创口巨大的植入手术。”

    何乾:“是的,这种做法创伤很小,但安慰作用并不大,李波教授甚至发明了像网兜一样的神经蕾丝,通过微创手术就能植入大脑,也依旧不能打消人们的顾虑。”

    赵子明自然知道此李波非彼李波,何乾所说李波,是指著名的纳米科学家,哈佛大学的查尔斯·李波(harleslieber)教授。

    “神经蕾丝?”,赵子明有点好奇,

    何乾简单解释了一下:“他们把电极排布到一个网兜上,不用开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