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就献六良策给朱元璋_第123章 刀兵再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3章 刀兵再起 (第1/2页)

    “解缙!”

    朱高熙给出了一个名字。

    “解缙?”

    众人均一脸茫然。

    只有马德海神色如常,早在第一次离京的时候,朱高熙就曾用计诱骗朱允炆前往诸暨府寻访戴思恭。

    后来事实证明,戴思恭的确是当世名医。

    要没有他,朱允炆可能已经死在太子朱标前面了。

    “此人为洪武二十一年进士,颇受皇爷爷赏识,只不过有些恃才傲物,两年前刚被劝返回乡,韬光养晦!”

    凭着记忆,朱高熙随即又补充了一句。

    好让众人知道,解缙可不是他凭空编出来的人物。

    “无官无职?殿下,您说的这个解缙真能担当重任?”

    张风起还是不敢相信。

    不仅仅是他,杨见长、张辅同样如此,就连李必吾都皱着眉头。

    “放心吧!若得此人,秦州城必定蒸蒸日上!”

    朱高熙对自己的选择那是相当有信心。

    唯一的症结便是派谁去请解缙。

    手下这几个大老粗是肯定不行的,自己又脱不开身。

    想来想去,只有远在京师的欧阳伦最为合适。

    他当即修书一封,命人火速送往京师驸马府。

    ……

    就这样,在击退了朱寿之后,朱高熙终于迎来了难得的修整机会。

    而整个西北战场也好像突然陷入了平静。

    肃王和朱允炆在抵达兰州卫南部的西宁卫后,也没有再发动任何战事。

    秦王得了价值百万两的物资之后,也下令全军回缩西安府。

    就连蓝玉都没有再向外扩张,老老实实的待在兰卫,没有任何动静。

    各方仿佛都在暗地里偷偷达成了某种默契。

    转眼间,一个月匆匆而过。

    在朱高熙的精心经营下,秦州焕然一新。

    城墙加固,已然超过七米。

    城外的大营也基本修建结束。

    28000人马被重新整编,再次划分为五卫,分别由张风起等人统领,驻守于秦州城内外。

    欧阳伦在收到朱高熙的书信之后,立刻便赶到了解缙的家乡劝说。

    如今,与大多数皇族子弟比起来,朱高熙也算名声在外。

    一听说是他邀请自己,解缙也忍不住蠢蠢欲动。

    谁不想建功立业呢?

    时局动荡,朝廷却被一帮老臣把持着,像解缙这种人根本就没有出头之日。

    与其在京师蹉跎岁月,还不如到西北与朱高熙创立一番事业。

    踌躇几日之后,解缙便踏上了赶往西北的旅途。

    为了确保他一路平安,朱高熙甚至点名让张辅率领两百骑兵赶奔汉口镇迎接。

    十几日后,解缙便顺利的出现在秦州城内。

    他的到来,让朱高熙如虎添翼。

    当即将大部分政务全都交到了解缙的手上,自己则闭门三日,重新设计了一款新式火炮。

    实际上,就是他按照记忆中佛郎机炮的图纸,加以改进而成的。

    这又是一种远超时代的武器。

    在当初制造洪武火铳之前,中原大地上使用的火器大部分都需要人工点火,相当不方便。

    朱高熙将半机械击发装置引入之后,大幅提升了明朝火器研发的速度。

    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