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之未来不是梦_第十一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 (第2/2页)

了自己在安大的举报征程。

    一封封复印好的陈述材料,被他递交了上去。

    从计院的导员、学生工作处、监察处,再到政教处、党委学生工作部、团委、工会,以至于安大纪检委、工委、校长办……

    凡是和这事儿沾点儿边的行政部门,他有没有错过。

    但是在寝室和班级里,他却从未流露出过半点儿口风。

    除了心知肚明的程伟民,在他的要求下没有声张之外,别人对于这个事儿,一概毫无察觉。

    陈哲也一如从前那样,该上的课就上,能逃的课就逃,除此之外,再也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异常。

    只是,整个人比以前忙碌了很多。

    一个星期后。

    李民浩和市里关于收购东升电子厂的商谈,在大框架上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由李民浩出资520万港币,占东升电子厂78%的股份,剩下的22%,则由市里刚刚成立的资产管理局持有。

    东升电子厂也正式更名为东升电子。

    原东升退休职工,由资产管理局和劳动局接管,现有职工除领导层之外,全部重新签订了新的雇佣合同。

    收购方同时做出承诺,只要遵守工作的规章制度,服从管理,相应的工资福利待遇,肯定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

    而李民浩这个小团队,也进一步扩张到了九个人。

    一些细枝末节上的东西,由他亲自和资产管理局那边,做进一步的深入协商。

    东升电子的运转,却已经开始轰轰烈烈的展开了。

    陈哲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一次走进了东升电子。

    哪些设备需要淘汰处理,哪些机器需要调整改进,还需要引进哪些新型号的……这些都需要陈哲给出规划。

    他也没有客气,一个个厂房走过去,一边看一边记录,还不时的启动某些设备,站在那儿听一会儿,显得贼专业。

    然后,从整体上对每一个生产环节,进行了相应的优化,列出了一份清单。

    前后没用到三天时间,就全部搞定。

    李民浩在一边看的目瞪口呆,“你这是认真的,还是玩呢?怎么感觉像是看电视剧呢?”

    陈哲瞥了他一眼,“千万不要在专业的领域里,去质疑我的判断,那只会显得你很无知。”

    李民浩晃动了一下脖子,直接选择了无视。

    像是忽然间就幻听幻视了似的。

    陈哲则转头看了一眼整个厂子的布局。

    随即转移了话题,“送流片了吧?”

    李民浩点了点头,“三天前就去了,没有去台岛那边,而是按照你说的,去了江州。”

    陈哲笑了笑,这种解码芯片,实在没必要去找那些大厂,制程什么的要求也不高,现在国内好几家晶圆厂,其实都能做到。

    但是,接下来的dvd播放器所需要的芯片,就不是这些厂子所能做的了,还是得去台岛,甚至是去国外,找东洋或者欧美的厂家。

    那成本就会高许多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落后就要挨打呗!

    李民浩却不知道想起了什么。

    忽然问道:“这次过去流片的,可不是非专业的了,听他说,流片成功后,还会做什么cp测试,你觉得你十几天搞出来的东西,真的能一次性通过?”

    陈哲笑了笑,“刚刚提醒过你,你转眼就给忘了,这记忆力,比鱼也强不到哪儿去啊,多吃点儿核桃吧,对你有好处。”

    在这方面,陈哲还是相当自信的,几个最简单的ic而已。

    别说那种最简单的加电测试和初步筛选了,就是加到完整的电路板上,做涉及到电性能和可靠性测试,他也丝毫不会担心。

    没有这份自信,岂不是辜负了自己的那场梦?

    当然了,有些话是不需要直接说出来的。

    所谓响鼓不用重锤,有时候用事实说话,比任何表态都经得起考验。

    所以,事实其实也是能教人做人的。

    陈哲对此深信不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