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时代的黑科技大巫_第十九章 鲁迅的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 鲁迅的锅 (第1/2页)

    等到实际上手后,王晨才发现这玩泥巴还真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简单。

    填充用的混合土倒是好调配,毕竟本质只是将河内的泥土通过配量的方式减除含水量。

    只需要达到一个区间就可以使用了。

    这一点上王晨只花了两天左右就找到了比较合适的配入比例。

    反倒是制作陶罐所需的泥土耗费了王晨很大的精力去研究。

    首先,按照羊皮书中的记载,泥土中是不能含有杂质的。

    这就意味着王晨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对一团泥进行筛查。

    需要不停的进行搓揉来尽可能的保证内部的纯净。

    然后就是进行稳固的塑形。

    找出合适的配方后,泥土本身已经具有了承担形体的能力。

    只有到了这一步自己才能开始捏制需要的瓦罐形状。

    捏制的过程要尽量保证形体中的厚度在一个区间中。

    由于没有转轮,所以只能靠着感觉来进行调整。

    可以厚点但绝对不能太薄。

    这就很考验制自己的手上功夫了。

    耗费了一周左右才勉强搞出一大团合适的泥土后,王晨在制作陶罐外形上也是陷入了僵局。

    简单的器型还好,要是想做点窄口什么的可就要了自己的老命了。

    只能说自己在玩泥巴上的确没有太好的天赋。

    几次尝试无果后王晨也是暂时放弃了一口吃个大胖子的想法。

    开始专心制作不需要多少难度的简单器型。

    比如高度在五十厘米,直径三十厘米左右的罐子。

    这是王晨准备用来熬煮的主力。

    给每个羹火堆配一个,四五个人吃一罐没多大问题。

    毕竟熬煮的东西是要比烤肉什么的更占肚子。

    一个成年人或许可以吃好几块烤肉,但肉汤的话两三碗就饱了。

    这也是为什么王晨急着要搞陶器的原因之一。

    冬天家食物短缺的时候,熬汤本身就是一种节约粮食的好办法。

    而陶器加捕鱼的手段也正是王晨用来对抗冬天食物短缺的两大法宝。

    自己以前可是渝都人,而在渝都,著名的火锅界中就有一句话叫做万物皆可涮。

    这也足以说明熬煮在人类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有多重要。

    除了这些王晨还要想办法搞一些够大的水缸。

    就和历史书上司马光砸掉的那玩意差不多,能够装三四个小屁孩左右。

    这种大口径的水缸不光可以用来存储水,还能养鱼。

    只是制作着实很难,王晨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在一个月内搞出了四件。

    这段时间,除了倒腾泥罐以外,王晨还需要每天去工地上看一眼。

    确保大家是按照自己的设计思路在做着。

    尤其是中央塔楼的位置,这可是未来用于防守的中心。

    在中央地带需要重新用木头围出一个长十米宽六米的长方形区域。

    等到建好后,就可以在这上面利用木头搭建简易的小屋。

    以后守夜的人就能住在这木屋里面,通过设立羹火也能确保足够的温度。

    哪怕是冬天住在那里也不会太冷。

    目前工程进度已经进行了一个多月,进展很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