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香江野性时代_第十一章 制衣世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制衣世家 (第1/2页)

    “我知道今次阿雯肯定不得行啦!”

    吴晶撇撇嘴,说道:“你连企划都做到这么完美,创刊号的封面人物肯定早就定好了吧?”

    “张国容!”

    作为创刊号的封面人物抉择,当然是重中之重,顾夏阳的确早就想好了。

    “听说他申请在红磡开演唱会,有宣传的好机会不会错过。而且风头正劲,现在好多学生仔钟意他。泰叔,你去帮我联系一下。”

    艺人的联系方式,在媒体圈里并不是什么秘密。以王乐泰的人脉,想拿到张国容的联系方式并不难。就算真没联系到,tvb就在那里,华星唱片也没有长脚。

    不到万不得已,顾夏阳是不会错过目前在青少年当中迅速崛起的新生代潮流偶像,这是给自己的杂志打上一个标签,也是给读者的第一印象。

    “张国容好,我就钟意张国容!”对于这个人选,吴晶举双手赞成。

    “好了,你先出去给你表妹写情书吧。以后告白栏目,你负责了。”

    顾夏阳把吴晶赶出办公室后,转而对王乐泰道:“泰叔,下面人手的事情就交给你了。经验不足没关系,我要年轻的,懂得青少年的。”

    王乐泰此时极有信心,拍胸脯道:“放心吧!”

    “《东方日报》买个版面好多钱,你应该清楚?”

    “哈?老板,人家不会给你的杂志打广告的。”

    顾夏阳没由来的一句话,让王乐泰瞠目结舌。找《东方日报》给别家的杂志社做宣传?铁定没戏啦!

    作为香港销量第一,在70年代就日销30万份的综合性大报——《东方日报》,在业界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龙头。

    “我没准备给《cool!》打广告,我是准备给自己打广告。”

    顾夏阳扔了一颗烟过去,说道:“有没有认识《东方日报》的记者?没有就去找找关系,就说有个败家子想做上报纸,有钱赚,话题性十足。他们有6、700个工作人员,你混那么久,应该能找到说得上话的人吧?”

    “给自己打广告?”

    王乐泰看着顾夏阳,欲言又止。心想老板你虽然年少多金,但全港败家子何其多,有什么卖点呢?想出名,等到《cool!》杂志面世之后,作为老板,想出名不是分分钟的事?

    “知道万都制衣吗?”

    “知道知道。”

    “沈元鸿是我外公。”

    “咳,咳……”王乐泰一口烟把自己呛的连连咳嗽,目瞪口呆的看着顾夏阳:“老板,原来你是万都沈家的制衣豪门阔少啊!”

    “豪门阔少?我姓顾,不姓沈。”

    顾夏阳哑然失笑,真正的豪门阔少,哪个不是整天忙着同靓女打枪、放炮。睁眼就是夜场、酒店或者豪华游艇开着私人派对。

    王乐泰闻言只是笑笑,有个大老板的外公,家世能差到哪里去?

    大名鼎鼎的万都制衣虽然不是香港制衣行业前几把交椅,但也算是声名远播。

    可惜前些年经营出了岔子,年初被一家媒体踢爆,披露出来之后还上过不少的财经新闻。

    从50年代开始,香港的制衣厂从40几间,到现在85年的8000多间,可以说是一直蓬勃发展。

    但是不管哪个行业赚到第一桶金的,都希望能够去最赚钱的地产界捞一笔,万都制衣同样如此。

    沈元鸿非常清楚小小的万都制衣,不到十亿的资产也根本不被地产大鳄们放在眼里。所以他非常聪明,都是小打小闹,还算有所斩获。

    可前些年投资公司到了儿子沈浩手上,他有心想玩一出蛇吞象,最终狠狠的栽了一次。

    当时正值香港出现信心危机,中英双方在香港问题上僵持不下,这是一场几乎可以预见的政治大风暴。人心惶惶,金融市场动荡,地产市场一落千丈。

    1982年底,香港楼价同比下跌60%,1983年面临崩盘。万都因此债台高筑,负债高达12.8亿元。

    彼时完全就是资不抵债,当时投入地产的钱都是从汇丰借贷,一旦清算,那就真是一穷二白等着申请破产吧!

    幸亏万都命好,也可能是因为金额相比其他还小,亦或者制衣厂效益一直不错,最终没有被债务部约谈。

    就在去年12月19日,《中英联合声明》发表,明确了97回归,香港局势初定,等到了今年,地产金融业总算开始回暖。

    可惜为了还债的万都早前可以说是砸锅卖铁在还贷,手上的物业抛售一空,虽说负债还有,但总算是稳住了。

    不如意的万都沈家,作为新闻小报常客的浪荡子沈浩因此一直被当作负面教材。

    因为沈浩当年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