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圣祖_第二百七十二章再三思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二章再三思索 (第1/2页)

    完颜璟在移刺阿海与完颜纲走后,独自一人在清凉室内静静思考着陇右之地的可行性。

    陇右从政治上来看完全没问题,不要说自己只是用陇右策略性放弃来挑起宋夏战争了。

    就是自己平白赏赐给西夏与宋都没问题,也一点不会损害自己的威望。

    因为这种事情在金国是有前科的。

    当年的太宗皇帝为了拉拢西夏投靠金国,可是将一大片陇右与陕北,还有青羌地区分好几次赏赐给了西夏。

    不止是太宗,就是其他几个皇帝都对西夏与南宋赏过好几次地。

    金国这种拉拢其他国家而赏地,夏宋两国对金国割地,三国之间又相互换地。

    这种土地交易的多了,也就成了一种当下社会的国际常态。

    就跟春秋战国换地赏地一样。

    或许在后世来看这种决策是不对的,土地怎么能交换,怎么能赏赐给别国,国土一寸不能少,少一寸就是卖国贼。

    但在春秋战国与金、宋、夏诸国林立的当下,这种土地赏赐交换是一种很平常的事情。

    所以政治上来说这完全没问题,不会有人去大惊小怪,自己的威望也不会受到任何损失。

    自己只要能说服国内宗王意见统一就行了。

    至于说舍了陇右,军事上关中会面临强大的压力,这更是杞人忧天了。

    西夏可是一直占据着后世的陕北地区,就在长安家门口。

    照理来说西夏居高临下,一个冲锋就能让关中糜烂,不为金国所有。

    但恰恰相反,历史就是这么诡异,占据着陕北的西夏,从没有压制过关中,反而被关中的金国压制着!

    甚至后来替代西夏的蒙古国,面对金国的关河防线都束手无策,蒙古几次进攻均以失败而告终。

    金军甚至借着关河防线多次主动进攻,多次战胜蒙古!

    二十多年,蒙古不能越过关河防线半步,最后不得不借宋道,而大迂回绕过关河防线来灭金。

    原时空弱势的金国都能让关中无忧,那现在比开国之初都厉害的金国更不可能让关中糜烂了。

    家门口的陕北都不能南下一步,那千里之外的陇右就更不可能让关中有忧了。

    并且宋、夏两国一旦打起来,只会拼命拉拢金国,谁敢打金国的注意啊。

    政治与军事上没问题,那最后一个重新收复问题就更简单了。

    有着草原与西域、关中的金国收复个陇右那还不手到擒来。

    被金国三面包围的陇右收复起来,简简单单,绝不会出现陇右难打的情况。

    甚至金国可以借道吐蕃四面进攻!

    到时候不要说陇右了,连河西走廊与河套都给他一波带走。

    政治、军事、后续的收复都没问题,这个策略完全可行。

    这里面唯一的问题就是怎么操作执行了。

    全舍陇右肯定是不行的,起码庆原路(今甘肃庆阳、平凉一带)不能舍。

    天水成纪等地不能舍。

    庆原路可钳制西夏手中的陕北,与西夏河套腹地。

    相当于一柄时刻悬在西夏头顶的达摩利斯之剑,让西夏不敢乱动。

    而天水等地是关中进出陇右的的重要通道,以及金国进攻宋国陇南地区的前进基地与跳板。

    所以此地也不能舍。

    这么看来,只能舍临洮路了(原宋熙河路与秦凤路)。

    用一个临洮路换取宋、夏大战,这完全是值得的。

    甚至操作的好了,将西夏陕北部分地区给换回来也是有可能的。

    完颜璟想明白了之后,眼中精光一闪,以下定决心,用临洮路来个大手笔,赌一把!

    赢了,西夏灭亡,赵宋主力尽失北方,川中空虚,金军主力可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