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齿之戏_19.床头吵架床尾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9.床头吵架床尾和 (第1/2页)

    园子里的晚场演出,每场表演五六个节目,以相声为主,每段相声中间穿插几个评书、大鼓、快板书之类的曲艺类表演。

    打头阵的相声是由一对中年男演员表演的,两人长得细眉细眼儿,相声说得也和声和气。

    两人说了一出《文章会》,是一段传统的文哏相声,过程不算特别热闹,不过大约因为是第一场,底下的观众倒挺热情,捧场的不少。

    周辰瑜说:“这是我们外请的演员,每周固定来园子说相声的。”

    晏朝就懂了,外请的演员本身也没什么名气,很多甚至没有正经摆枝(注:拜师),就是靠说相声挣口饭吃,火候欠点儿也是正常的。

    接下来的几个都是其他曲艺类表演,观众一开始还热情地鼓掌叫好,演了半个多钟头后,满座儿都有点儿乏了,显得兴致缺缺。

    周辰瑜看节目的时候倒是难得地安静,台下都不耐烦了,他还是一副很认真的模样儿。

    一段单口说完,主持人出来报幕,周辰瑜忽然拉过晏朝的手,把手上刚剥好的一只沙糖桔放在了他手心里。

    晏朝正看节目呢,忽然感觉到手心一凉,被他这猝不及防的动作弄得有些慌乱,下意识地转过头看他,就见他朝台上努了努嘴:“攒底儿(注:最后一个出场)的角儿,要来了。”

    台上的主持人拿着话筒,说:“接下来请欣赏相声《汾河湾》,表演者:关辰枫,江辰池。”

    话音刚落,原本萎靡的台下立马为之一振,一瞬间掌声雷鸣,中间还夹杂着几声尖叫和口哨儿声。

    舞台上的进出场门分别标着“出将”和“入相”的字样,出则如江湖,入则如庙堂,这是沿袭了过去戏台子上的叫法。

    此时,只见“出将”门内走出来两个瘦高的人影,清一色的艾绿大褂儿,俊朗清新。

    几乎是在他们亮相的一瞬间,台下瞬间爆发出一阵更加激烈的掌声,与此同时,好些姑娘一窝蜂地往舞台的方向涌去。

    晏朝看着这架势,瞬间吓了一跳,问他:“怎么了这是?”

    周辰瑜倒是一脸见怪不怪:“大上货呢。”

    晏朝又往台下看,两位演员分别走到了舞台的两侧,都是温温柔柔地俯下.身来。台下的粉丝手上举着各色物什儿往里面递,鲜花、信件、布偶、字画……基本都是些小玩意儿,后台的助理也出来帮忙,把东西往两旁摆,一分钟不到,就摆满了舞台的边缘。

    晏朝这才明白,原来是在送礼物。

    按照晏朝以往的认知,一般明星都是不怎么收粉丝礼物的,就是收也收得很有限,像这样上贡似的大场面,他还真是第一次见。

    他瞬间惊了:“你们礼物都按吨收的?”

    周辰瑜说:“贵重的我们不收,都是观众亲手做的小东西,就是那么个心意。”

    虽说性质不大一样,但看着这副场面,晏朝还是没来由地想起了民国影视剧里,姨太太、大小姐们边哭边往戏台子上扔金项链、银手镯的场景。

    如此近距离的接触,还带点儿旧社会捧角儿的影子,这追星体验感简直绝佳,晏朝觉得自己瞬间能理解为什么这年头相声会有那么多粉丝了。

    两个年轻的小角儿都这么受欢迎,贺辰烽和周辰瑜岂不是比这还要夸张?

    晏朝问:“那你们说的时候,排面儿是不是比这还大?”

    周辰瑜毫不谦虚地莞尔一笑:“下次带你见见就知道了。”

    等送礼物的人潮褪下去了一点儿,晏朝这才有机会打量起台上的两个年轻人。

    捧哏的是二十岁上下的模样儿,逗哏的看着比他还要小一些,两人俊朗的眉眼间都还带着一丝少年人的青涩。

    个个儿都是盘靓条顺,还没长结实的少年人的身材,穿上一身大褂儿,显得身条儿尤其颀长好看。

    周辰瑜指了指左边儿那个神采飞扬的活泼少年,说:“这个逗哏的小机灵鬼儿,叫关辰枫,江湖人称……”

    晏朝接道:“小辰瑜。”

    周辰瑜有些惊讶地看了他一眼,眼底流出一丝笑意:“还提前做过功课呢?”

    晏朝倒也没有特意去查,只是最近一直混迹在论坛吃瓜,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