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一千四百年_第1章 揭开序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章 揭开序幕 (第1/2页)

    第1章揭开序幕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公元前403年)

    晋国大夫魏斯、赵籍、韩虔势力如日中天,周王室不得不封其为诸侯国君,晋国三分,分别为魏、赵、韩三国,而原来的晋国仅剩余边陲一块不毛之地。

    周幽王,周厉王二人荒淫无道,崇尚妖术,朝政尽废,自此周王室日渐衰落,纪律尽失,诸侯国早已不受中央控制,以下犯上,相互厮杀,战事连连,周王室尊严尽失,早已名存失亡,什么礼节,早已荡然无存。然而周王室尚未被推翻,只是因为周子孙仍能保其名份罢了。晋文公曾为周王室立有大功,周襄王大喜,问晋文公要何赏赐,晋文公向周襄王请求死后准用周天子用的隧葬仪式,周襄王顿时怒目而视,大声喝斥“你竟敢违背王室制度,从来没有不是天子的人用同等的礼仪,如果有,恐怕你也得大力反对,既然你有如此广大的土地,你想怎么葬,就怎么葬!不用故意来请求我!”,晋文公脸色骤变,黯然失色,双唇颤抖,随即退下,不敢再提起。

    秦、齐、楚、晋势力之庞大,全都足以推翻周王室以自立为王,却不敢行动,难道他们胆小懦弱?军力不足?于心不忍?通通不是,只是因为他们都畏惧奸臣之名,并遭各国群起而攻之。而如今魏斯、赵籍、韩虔视王室如无物,公然瓜分晋国,取以代之,周王室不但没有兴兵讨伐,反而封他们为诸侯国,给予名分,王室打破礼教,其他诸侯国亦看在眼里,既然公然违背礼教亦不会遭各国群起攻之,谁的势力大,自然称霸,又何须在意礼节,于是各国拥兵自重,自立为王,形成战国七雄时代。

    晋国本来有智性家族,智宣子决定立智瑶为继承者,遭到德高望重的族人智果反对说“智瑶不如智宵,智瑶心胸狭窄,心狠手辣,无人能与他和平共处,若你决意立智瑶,家族必定覆亡”,他再三劝阻,智宣子仍无动于衷,只是宠溺的看着智瑶,于是智果愤然带领部份族人改性为“辅”。另一方面,“赵”家族掌门人赵鞅垂垂老矣,决定立继承者,却毫无头绪,于是给两个儿子一人一个竹简,在竹简上写下一句训勉的话,并说“你们要牢记于心啊”。三年以后,再把两人召来,问二人内容,长子哑口无言,幼子赵无恤却倒背如流,赵鞅又问“竹简在何处?”,赵无恤赶紧从衣袖中拿出竹简,赵鞅心中大喜,马上立赵无恤为继承者。赵鞅让两人退下后,召尹铎前来,赵鞅在大庭上踌躇打转一番,站到尹铎面前扶起他说“你去镇守晋阳吧”,尹铎有些犹豫地说“家主想我去搜括民脂,抑或让晋阳成为您的后路”,赵鞅拍了拍他的肩说“当然是让它成为我的退路!”,过了一会儿,赵鞅再把无恤召来,语重心长地说“晋国一旦发生巨变,不要担心尹铎太年轻,也不要担心晋阳偏辟,都要不顾一切投奔”,无恤点了点头,尹铎到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