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的西游释厄传_第2章 心猿现通背展宏图,寻道难帝羿指三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章 心猿现通背展宏图,寻道难帝羿指三星 (第2/4页)

述了自己进入瀑中所见之景,复又说道:

    “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我们都进去住也,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省得受老天之气。”

    然群猴则无一入过其中,故眼界有限,觉得水中自然是水,哪会有什么神仙宝地。众猴之中只有石猴进入过瀑中,当知此间玄妙,五分炫耀,五分真切地讲述着此中真意。

    人生在世外,有风有雨,无处避躲藏身。霜寒时有浸体,雷声常有所闻。而一入此中福地洞天,则烟霞常照耀,祥瑞每蒸熏。松竹年年秀,奇花日日新。

    众猴听的也是满心欢喜,遂让石猴引路,便要入这境界。

    石猴则是交代一番,需怎样闭目蹲身,便起身向瀑中一跳,高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

    只看这群猴,有胆大的,都跳了进去。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也都进去了。

    也亏的是有石猴引路,若让这群猴皆第一次尝试。

    试的多了,或有一二可入。但大部分总得落不得一个好下场。即使进入此中的那一二,也断不会如石猴这般大公无私,倾囊相向,必会占为己有。

    这也说不得是石猴见识浅薄,未经苦事。却是石猴这些时日相处来,并不觉得霜寒痛苦,风雨难忍,雷声骇人了。单只是见不得群猴劳苦,大善所至也。

    合的是:

    众而当产麒麟子,善意加身本赤诚。造化命里天自定,一人得道百家名。

    进了水帘洞,群猴性子顽劣自是显现,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

    人言有道“人之初,性本善。”然石猴此时见此景,则感不同。随即端坐于上面道:

    “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

    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

    有了礼制纲常,则有了秩序。众猴当是对己有了约束。美猴王则领一群猿猴、猕猴、马猴等,分派了君臣佐使,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洞,合契同情,不入飞鸟之丛,不从走兽之类,独自为王,不胜欢乐。

    美猴王享乐天真,未期时日。真道是:

    富贵人间无人,情随心猿失心。王权看尽繁华落,终知此意在本身。

    只一日,与群猴喜宴之间,石猴忽然忧恼,堕下泪来。

    众猴慌忙罗拜道:“大王何为烦恼?”

    猴王道:“我虽在欢喜之时,却有一点儿远虑,故此烦恼。”

    众猴又笑道:“大王好不知足!我等日日欢会,在仙山福地,古洞神州,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间王位所拘束,自由自在,乃无量之福,为何远虑而忧也?”

    猴王道:“今日虽不归人王法律,不惧禽兽威服,将来年老血衰,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住天人之内?”

    众猴闻此言,一个个掩面悲啼,俱以无常为虑。

    人世中又何尝不是如此,穷苦人家求个衣食温饱,得了富贵便纵横享乐。真当从确君王,接着就是想长生,永掌权赫。如若不此,便也存着为后人铺路搭桥,传个二三世罢了。

    正当群猴意随王主,只见那班部中,忽跳出一个通背猿猴,厉声高叫道:“大王若是这般远虑,真所谓道心开发也!如今五虫之内,惟有三等名色,不伏阎王老子所管。”

    猴王听此声嗓,心中自是有所熟念,这通背不就是当初那无聊的赖种,此时悲上心头,听此猿有计,便也懒得追究,出声问寻道:“你知那三等人?”

    猿猴道:“乃是佛与仙与神圣三者,躲过轮回,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

    猴王压住心中喜追问道:“此三者居于何所?”

    猿猴道:“他只在阎浮世界之中,古洞仙山之内。”

    猴王闻之,心喜更胜。自是心猿急动,不肯停歇,但相处日久,本就有了定所之心,与群猴富贵享乐,难舍之意。但眼前繁华猴王说是腻过显矫情,唯追道之心更为切,随即开口便言:

    “我明日就辞汝等下山,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