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1开始,收割全世界_第17章方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章方向 (第1/2页)

    下午一点半,谢安然陪着负责筹建山城证券的龚主任下了车,来到了市商业局。

    商业局坐落在站前地区,是一栋建于五十年代的二层小楼,斑驳的白色木板上写着几个字,山城市商业局。

    在计划经济时代,商业局绝对是油水最足的单位,下面管着各大商场和旅馆,老百姓想买点肉买点鱼,买点紧俏的商品,都得求到商业局头上。

    那时候,随便一个商店的售货员走路都是用鼻孔看人的。只可惜,从80年代末开始,国家改革开放,开放农产品市场,国营商店就开始走下坡路,老百姓买农副产品的第一选择是自由市场。

    自由市场的东西又新鲜又便宜,还不用受售货员的气,很多商场的经济效益开始严重下滑,风光不再了。

    所以,现在的商业局也成了破落户,靠着之前的一些房产出租勉强度日。

    龚主任和谢安然来这里,就是看好了商业局下面的一个地块,今天是来洽谈此事的。

    陪同他们的还有山城市政府的一位科长。

    由于来之前打过招呼,商业局的杜局在楼梯口迎接他们,将他们请到自己的办公室。

    双方握手寒暄后,龚主任将来意说明,“杜局,我们这次是求援来的,贵局在道西区联营商场边有个地块,特别适合我们兴建证券公司,希望能转让给我们,价钱好商量。”

    市政府的那位科长也在旁边说了几句话,大意是筹建证券公司是省市两级领导高度重视的事,希望商业局全力配合。

    杜局犹豫了一下,“龚主任,那个地块确实是商业局的,前身是青年旅社,后期因为经营不善,被一个叫刘军的人承包了,现在改为红玫瑰舞厅,当时签了三年合同,要到明年年底才到期。”

    杜局当即把办公室主任喊过来,让他把那份合同找出来给龚主任看。

    龚主任接过来一看,合同非常简陋,手写的,内容也不太正规,只是简单的说明了刘军租赁青年旅社三年时间,截止日期为1992年12月20日。上面有商业局的印章和刘军的手写签名。

    不得不说,这个叫刘军的人这笔签名堪比小学生,充满了童真。

    “杜局,筹建山城证券是政治任务,你看能不能帮忙联系一下这个刘军,如果他肯提前终止合同,我们可以适当的考虑给他一些经济补偿。”龚主任斟酌再三,说出一番话,同时,他让谢安然将这份合同用相机拍下来,拿回去给领导看。

    “龚主任,其实我们局还有其他地块,就在站前地区,比联营那块还要优越。”

    龚主任苦笑道:“杜局,来之前我已经将山城的地价打听的差不多了,目前适合兴建证券公司的地方只有站前和联营,这两个地方人流量大,但是站前的地价是联营的两倍,我们证券公司刚刚成立,没有那么多钱啊!”

    杜局显得十分为难,“既然这样,那我尽量帮你联系刘军。”

    龚主任不知道,杜局之所以这样为难,是因为这个刘军是山城有名的棍棒(棍棒就是能打的混混的意思),最不好说话,平时霸道惯了,自己即便找他,他也未必会给自己面子,更何况他手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