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泰皇_第20章 财富与权利的差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章 财富与权利的差距 (第1/4页)

    天雾蒙蒙。云梦山的春天,清晨是分不清这灰蒙蒙的感觉到底是升腾的雾气,还是春雨降下的前夕。

    一声鸡鸣过后,城门口守夜的六名军士打着哈欠,催促着满脸倦意前来换班值守的弟兄。他们走上城楼蹑手蹑脚的轻扣门环。这里是门尹办公值夜的居所。过了好一会儿,屋中传来不耐烦的话语声。

    “知道了。去吧。”

    扣门的士卒小声说道:

    “劳烦门尹大人了。”

    生怕打扰到屋内门尹官的休息。

    他们六人被安排在城门口守夜,已经持续一个月了。今明可以回家休沐两天,身为北戍军的士卒算是卫国的正规军。不像那些杂牌的军队可以在农忙时回家下地干活,只有打仗的时候才会被征召入伍临时凑凑人数。

    卫国有近百万人口,像他们这样的正规军仅仅不到四万人。主要是因为公室负担不起庞大的军费开支。一般的士卒则既要耕作,又要操练。所以战力与士气皆不如整日训练的正规军。在战场上普通士卒基本是作为炮灰,为主力创造战机的存在。

    这一伍的士兵兴奋的朝着山谷内的驻地行去。他们的家眷大多已经迁到了野中。虽然与亲人近在咫尺,但是邑主府的军令严格,没人胆敢触犯。刚行出百步,队伍中一人指着不远处若隐若现的火光,唉声叹气。

    “哎!都是一野的百姓,看看人家过的是什么日子。”

    “羡慕个啥?那是野宰大人的居所。点个油灯有什么好稀奇的?”

    走在队伍最前方的伍长,劝慰道:

    “忍忍吧。等外城建好,日子会好起来的。”

    那栋砖石建造的精美小楼看上去有些不伦不类。屋顶是平的,时常能看到有人坐在屋顶上纳凉,或是晾晒草药与衣物。野中有传言说,那名叫卫诩的少年不是中原人。或许正是如此,才会将治下的村子建成这般模样。二楼的窗户边,隐隐透出豆点的火光。几人渐行渐远,目光在不经意间,偶尔投向那处清晨点灯的地方。

    或许外城建好,他们也会过上好日子吧。

    光点摇曳的屋中,一张木质的几案上,放着张地图。地图平整的铺开,边角白色的绒毛可以看出是张宽大的羊皮,上面密密麻麻的用黑色的炭笔标注着野中各处的房舍与建筑。城镇外围的区域画满了黑色的叉叉与奇怪的问号。

    坐在几案前的男子,一只托着下巴,另一只手的手指,有序的敲击着桌面。

    自从那日戏弄了邑主大人。隔日,表臣百司府便下发了征辟村外二里耕地的命令。那些田地多是村中百姓的。虽说如今已经不用靠耕田便能养家糊口,但是好端端的征地修建新城,不免让他有些怀疑。

    建多大的城?两里是有些夸张了。若是真的和山谷相连,成为五里的大城池。那在未来是能取代戚城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扩城后距离淇水又近了一些,如若再开凿运河,连通水路。新城必定会成为将来卫国的交通枢纽,与朝歌和戚城构建起一条抵御北方晋人入侵的防御防线。

    此刻,王诩无比的纠结。一方面,是在怀疑姬兰是否真能看出其中的奥妙。另一方面,则怀疑那日使坏的事情让对方耿耿于怀,趁机打击报复。

    正在冥思苦想时,肩头被轻轻拍了一记。他回过神来,定睛一看,原来是阿季。想必是被光亮或是敲击桌面的声响吵醒了吧。

    自从两人假成婚后,少女就变得怪怪的。

    “良人何以早觉?”

    总以良人相称,王诩有些不适应。“良人”是古代夫妻间的称谓。文字的演变就是如此的神奇。良加耳便是郎,加女则为娘。所以后来便衍生出郎君或是娘子的亲昵称呼。

    “想些事清。睡不着...便醒了。”

    王诩微微一笑。手中的炭笔在地图的右下方画了个圆圈。那里是东南方,最靠近淇水之地。少女则端坐在一旁,轻轻的抚平他衣袍上的褶皱。随后将双手拦在王诩的腰间,把腰带扶正了些。

    两人自成婚后,为了掩人耳目便住在了一起。毕竟名义上,王诩还是野宰,算是这里的公众人物。他的生活受到了百姓们的关注。夫妻间虽是相敬如宾,秋毫不犯,但彼此都明白,或许这假戏可能要真做了。

    只要那道婚嫁的政令还在,两年后若是二人无子。阿季将会从世妇正妻的身份沦为妾室,而王诩还要再娶个正妻。身为一野之宰,他似乎只能以身表率。

    正是因为这点,阿季才会突然转变。过去那个爬树掏鸟蛋,一箭射死饿狼的少女,如今已是收敛了性子准备相夫教子,做个贤良淑德的好妻子。

    阿季起身,对着王诩一揖。

    “妾去准备饭食。”

    这日,似乎没睡好觉的不止王诩一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