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疯了吧老朱忽悠我造反_第十三章 哼,燕王老四懂什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 哼,燕王老四懂什么 (第1/2页)

    朝阳初升,奉天殿。

    “启奏圣上,开封府水患已经处在退水阶段,各地官府都加强了对灾民的安置,从南直隶与大同府送往的物资也已经抵达受灾地区,天佑我大明。”

    “幸得皇上恩准将大同府防备过冬的物资也一并送去,如此爱护百姓,这是受灾沿线的村民送来的万民书,请圣上过目!”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听着一众臣工的奏疏,心思却火急火燎的看向殿内的一个空位。

    那是锦衣卫指挥使蒋瓛的位置。

    三天了,调查一个购买了玉饰的商户,到现在还没有眉目。

    这蒋瓛是干什么吃的,锦衣卫这办事效率,还不如裁撤了。

    要知道昨晚听闻的信息,他一夜都梦到雄英八岁早夭时的情景,想了一夜都没想明白雄英到底是什么原因就走了。

    那些皇孙的玉佩,一般都由父母置办。

    朱雄英八岁离世的时候,亲母太子妃常氏都去世四年了。

    那时候亲弟弟朱允熥也才四岁。

    看来那东西只能是标儿送给雄英的,其中定然有确认身份的关键信息。

    在昨夜收到的信息,加上那玉饰,他朱元璋便可安排些事,等时机成熟,让雄英认祖归宗,成为大明皇长孙了。

    可特么蒋瓛怎么还没来,难道不清楚事情紧急么?

    这般想着,在听到开封府水患有人送万民书颂扬皇帝恩德,朱元璋抬起了头,面色阴沉。

    “哪来的万民书,如今百姓正值大水淹了田地屋舍,如今可是秋收时节,是哪个狗官敢在这个时候扰民,驱使百姓写什么万民书,朕最恨这些办事不利,欺君罔上的贼人!”

    看到朱元璋脸黑了,一众朝臣都是身子骨一抖,但手奉奏疏的黄子澄却毫无惧色。

    “圣上,万民书在此,请过目!”

    朱元璋看着黄子澄,脸上浮现玩味的笑意,“你一个太常寺卿什么时候还能收到开封谍报了?”

    黄子澄身形挺直,“臣虽然仅为太常寺卿,但也身兼翰林院修撰,身为清流,自然需洞悉天下要事,为君分忧。”

    “如今国丧事情,太子驾鹤而去,储君之位空闲,臣恐有心之士在这搅动风云,蒙蔽天听,请圣上明察!”

    朱元璋冷冷一笑,“呈上来吧!”

    待万民书递到手里,朱元璋端着看了片刻,顿时就知道这根本不是什么万民书,而是检具燕王朱棣,假公济私。

    里面清楚的写着如今黄河沿线受灾百姓对朱棣的歌颂。

    其中还备好了朱棣筹集物资,在水患发生之际便遣道衍法师姚广孝前去赈灾。

    虽然其后朝廷的救援也陆续抵达,但锦上添花又如何比得上燕王朱棣的雪中送炭。

    这样看着万民书,分明是检举燕王抢占朝廷功绩,而且在这储君之位空闲的节骨眼上,其心难料。

    “好一个燕王!”

    朱元璋重重的把这奏疏砸在桌案上。

    黄子澄见状,马上躬身道:“如今正值国丧,又逢天灾,燕王此举甚为僭越。”

    朱元璋也内心震怒。

    朱棣这蠢货,当年标儿一手把他几兄弟拉扯大,如今标儿才薨了,他就那么迫不及待么?

    难道当初凭吊后就将他们赶回封地,信息传达的还不清楚么?

    等等,似乎联想到什么,朱元璋疑惑道:“燕王心思缜密到这地步?”

    朝堂上黄子澄一愣。

    燕王朱棣不临朝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