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里戏外_《打猪草》及《刘海砍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打猪草》及《刘海砍樵》 (第1/2页)

    与《小放牛》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黄梅戏《打猪草》。我第一次听黄梅戏,是20世纪60年代初一帮从安徽过来逃荒的人唱的。白天,他们两人一组两人一组地分散到周边村上去要饭,晚上即在村口拉场子唱小戏。《打猪草》的剧情跟《小放牛》差不多,也是一对少男少女在那里嘹嘴聒舌,一问一答、载歌载舞。只是那男孩子成了看竹林的,一上场这么唱:

    小子本姓金呀子依子呀,小毛是我名依嗬呀,天天要看笋嗬啥,防猪进笋林呀子依子呀。呀子依依子呀嗬舍,防猪进笋林呀子依子呀。急走急忙行呀子依子呀,来到笋草林依嗬呀,树下来打坐嗬舍,看笋子要小心呀子依子呀。呀子依依子呀嗬啥,看笋子要小心呀子依子呀。

    此时来了个打猪草的小姑娘,上得场来唱道:

    小女子本姓陶,天天打猪草。昨天起晚了,今天要赶早。篮子拿手中,带关两扇门。不往别处走,单往猪草林。急走急忙行,来到猪草林。用目来观看,耶!猪草爱坏(煞)人。方才不小心,碰断笋两根,有人来看见,当我偷他的笋,当我偷他的笋,真真急死人。

    恰恰就让小男孩看见了:用目来观看,捉到个贼姑娘,偷我两根笋,你往哪里藏?

    女孩儿争辩道:大哥莫骂人,有言听分明,在此打猪草,哪个偷你的笋,全身让你寻。

    两人随即争执起来,那男孩一怒之下,竟将女孩儿的篮子踩破了。女孩哭诉道:我偷你笋子,我不晓得放在篮子里?我碰断两根笋子,我吓都吓死了,都不晓得搁么落里好了,我偷你笋子哪……

    男孩子寻思:哎,这小姑娘说得有理,她要是偷我的笋子,一定是放在篮子里头拿猪草盖起来呢!哎呀,我错怪她了。遂拿出二百钱赔她的篮子。

    所谓不打不成交,说说话话的两人不但和好了,慢慢地还生出一种微妙的情愫。男孩把那两根断了的笋子送给她,并送她回家。待问清回家的路径,男孩子又说:若走杏花村,我不敢去,那个地方放牛的伢子野得很,逮到人就要对花,我不对花就不放我过去。

    女孩儿说:那有什么要紧,对花有我嘛!

    两人遂你一句我一句地演习起来:

    即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丢下一粒籽,发了一棵芽,么杆子么叶?开的什么花?结的什么籽?磨的什么粉?做的什么粑?此花叫作呀得呀得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的喂上喂叫作什么花?

    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丢下一粒籽,发了一棵芽,红杆子绿叶,开的是白花。结的是黑籽,磨的是白粉,做的是黑粑,此花叫作呀得呀得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的喂上喂叫作荞麦花。

    这段对花的调子十分好听,一般人都耳熟能详。两人对着对着,不知不觉就到了女孩儿的家。男孩子要回去,女孩子说:“你莫走莫走哈,我回去看看我妈妈可在家,我妈妈要不在家呢,我就打三个鸡蛋泡一碗炒米把你吃啊!”说着即一边喊着妈,一边下场了。随即传来台后女孩子的声音:“小毛哎!我妈妈不在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