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养了个地球_第二十五章 有准备的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 有准备的人 (第2/3页)

始文明的知识,消化的差不多的时候。

    跃升的文明,终于陷入了一个停滞的阶段。

    大量的科学家,作为整个社会地位最尊崇的科学家们,科研工作者们,一夜之间就失业了。

    他们对于这个宇宙的所有信息,已经全部知道了。

    没有再需要新知道的知识了。

    对于这些下岗人员,薛旺对他们进行了400500再就业。

    这些四五百岁的科研工作者们,纷纷开始了自主创业。

    他们创业的内容也千奇百怪。

    有的投入到了虚拟世界的开发和维护上,想要提供更加优秀的虚拟世界基站。尔后,通过这些基站,让所有在现实世界里面,没有办法时候通讯的人们,能够进行相互的交流。

    在中国古代,形容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参商不相见。

    因为,这两个星宿,在当时的古代人看来,永远不会出现在同一片夜晚的星空下。

    而当后来,进行了全球的开发之后。

    知道并不是这两个星宿相互之间观测不到,仅仅只是作为观测者,观测的角度有失偏颇,认为它们永远的无法相见。

    而现在虚拟世界的技术,也是如此。

    它就像是旧时代的戏一样,只是这个虚拟世界要更加的真实。

    不过,就像是代,能够有跨越几个省份的样。

    虚拟世界里,也有跨越了黑洞的爱情。

    不过,他们或许能够得到彼此的心,但是却不会得到彼此的身体。

    因为,两个黑洞之间,虽然能够进行几乎没有延迟的通讯,但是这个宇宙的本质,已经注定了身体穿越黑洞,基本上是一个不可能的事情。

    虚拟世界,虽然也能够进行相互的结合。

    虽然,在现实世界里,也可以发送自己的信息,在黑洞的那一边重新构造一个自己的身体。

    但是,对于这些身体,许多这个时代的人,都不认为这算是真正身体。

    只有经过最原始的生物繁衍诞生出来的身体,才是最本初的身体。

    不过,这种从原子角度进行复制的身体,极大程度提高了人均寿命。

    他们只要将自己的意识,从一具残破的身体里,转移到另一具健康的身体里,就能够保留几乎所有的记忆。

    这样,一个人的自我就几乎一直延续。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失去很多。

    比如说,作为一个初始人类的自豪感。

    当科技发展到一定的程度,许多时候并不是一个事情的技术难度越高,显得越珍贵。

    而是一个东西,能够获得的渠道越稀有,就显得越珍贵。

    像是那些用一具身体,活了几千年的怪物也不是没有。

    统领这个宇宙科学研究事业的王韬,就是这样一个存在。

    事实上,因为这样处理有许多弊端,几乎除了薛旺能够用螺旋力进行修正以外,很难能够调整。

    所以,这种永生办法,才没有推广开。

    因为,一个人如果存活的时间足够的长,大概率是身体组织发生畸变。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畸变呢?

    简单拉说,所谓的癌症就是如此。

    某一次遗传信息的错误复制,某一次特殊的变异,都会让身体的一部分组织,犹如脱缰的野马,从原本基因编写好的轨道上,进行偏离的狂奔。

    而这种事情,几乎没有办法避免。

    哪怕是科学技术,已经飞速的进步了。

    因为,这属于基本原理上的缺陷。

    其实,许多人类保存下来的特征,都是这些变异带来的。

    或许,对于一个有意识的个体来说,整个人发生了这种巨大的变化,是一个悲剧。

    但是,如果自然演化的话,什么都不变,才是最可悲的事情。

    因为,世界是时刻在变化的,是几乎随时都可以发生,几乎没有办法控制的剧变。

    前一刻可能算是十分合适生存的基因,可能下一刻就不再合适。

    原本可能会被自然淘汰掉的变异,很可能就会突然适应这个变化。

    而再往后,事情的发展就比较微妙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