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开天地通_第13章:圣旨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章:圣旨下 (第1/2页)

    “城内的风声如何?”

    将军府内,一脸病容的许重明对着老管家发问。

    这样的姿态是许重明自己弄出来的——

    他心知在大周龙气的眼皮子底下,动作大太对双方都不好,而更厉害的手段也是无法施展。

    为了防止老皇帝被他冒犯时受不了刺激,不管不顾的阻止他出金陵北上,许重明觉得还是先伪装下,降低对方的警惕心为好。

    将军府众人对许重明的“伪装技术”同样啧啧称奇,但和老周他们一样,联想到仙人之事,偶尔的超常情况,接受的反而很淡定。

    老管家严肃回道,“如今城内民意沸腾,都在要求朝廷彻查北疆事务,以告慰将军在天之灵。”

    燕邢战死一事,眼下已是广为人知,而在许重明等人的推波助澜下,有人背后下黑手的消息,也在市井街巷流传开来。

    有所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而大周小世界也不像现世那般,民众发表言论大多只在几个大平台上——

    如微浪那些平台,既是检察又是法官还是原告,三位一体的极致权力,正是想让谁说话,谁才能说话,如有犯者,轻则禁言,重则要被夹去阴间。

    现世科技发达久了,也习惯了从网络上听消息,对于民间亲口的议论,估计是少去听了。

    但在这边却是不同!

    没有发达科技做干扰,用嘴巴说出来的声音要具有更大的力量,很少有热闹可看的百姓也更喜欢念叨这些事情,足够长久记忆下去!

    特别是在京城之地,这股力量已经足够掀起一波浪潮,为许重明助力。

    “让人继续宣扬,花重金请些茶馆说书先生和街上乞丐,让他们放开了说!如今局面混乱,如果不想民意继续沸腾,朝廷可不会去堵塞他们嘴巴!”许重明下了指令,火上浇油个不停。

    封建时代政权的战力就这么高,所以农民也能造反成功,也能让上位者不得不去顺着身边老百姓的意思干点活。

    如果放在现世,许重明才不会做这种事情。

    做了也没用!

    “另外家里的物件变卖的如何?”许重明又问。

    最近几天,为了日后造反做准备,许重明已经在很努力的攒钱了。

    他用“金陵伤心之地,当回祖籍安居”的理由说服了林氏卖掉燕家在金陵的资产,换作资金。

    另外也用等燕邢尸身运回金陵后,会“携家北上,无法生产”的原因,让人去市集买了许多粮食。

    明面上必然只够他们在路上的花费,但实际上,借由此事,许重明认识了好几个粮老板,已经和他们谈好了生意,运额外的粮食去往燕家祖籍所在之地。

    而明面上,大周虽然还在一片太平,但许重明却清楚这个政权已然是苟延残喘了。

    所以在以前很难买到的私盐和私粮,在此时只要有钱有门路,总是能囤积起一批的。

    “还算顺利,只剩下不多的贵重物品未找到人脱手了。”

    燕家本是开国功勋,大周存在了多久,这个家族就延续了多久,积攒下来的值钱物件绝对不少。

    不过金陵城本来就是达官显贵聚集之地,有能力接盘燕家财产的人自然是有,更何况老管家搬出各种理由,主动打折和送赠品,轻松就把不容易带上的物件给卖出去了。

    只留下值钱且容易携带的东西,以及各种金银钱币。

    随着将军府物件的逐渐削减,整座府邸也变得空旷起来。

    “家兵的事,也请孙伯您多多盯着,我燕家遭此大难,必须要手里握紧拳头,才能保全此身了。”

    讲完财务上的事,许重明又拉着老管家的手,对着他“推心置腹”,眼眶也跟着红了起来。

    着实的让人感动。

    老管家也黯然伤神,心酸的颤了颤胡须,“公子放心!我用这几日挑选了四五十位青壮家兵,都是燕家的家生子,世代受将军府恩德,他们是绝对拦得住的!”

    “另外还有将军过去带回来的人,已然满百!”

    燕家男女仆从上下加起来,足足有三百多口,看上去是很多,但放在金陵城的贵人堆里,却不值一提,所以能在老百姓口里得到个“家风纯朴”的名声。

    如今许重明回来,掌握了治家大权,配合老管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