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太子_第三十五章 绿帽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五章 绿帽王 (第1/2页)

    长安城依旧很繁华,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各种各样的人川流不息。

    现在的关中之地,才是当真的繁华之地,是整个大唐的命脉所在,也是精华所在。

    毕竟这个时代天气与后世是不一样的。在这个时代为什么吐蕃能够繁华起来、能够强大起来?

    因为这个时代他们那里还能种粮食,高原上能够支撑人口大爆发。有了人口大爆发之后,他们才会迎来强大。否则哪来的强大?活都活不了。

    这个时代,草原上绿草如茵,气候湿润,所以草原上的战马膘肥体壮,牛羊成群。

    后世十分著名的大荒漠现在还是绿草如茵,不像大明朝放弃西域的时候一样,现在还能够走过去。虽然也要经过沙漠,但还是能走。

    可是到了大明朝的时候,河西走廊都不行了。西北驻守的时候,一年有大半年的风沙,城池有很多时候被埋掉了。

    所以说大唐这个时候气候是很好的。在这么好的气候之下,自然要干点好事情。

    于是李承乾就带着人出游了,美其名曰踏春。

    跟着他一起出游的,还有妹妹高阳公主一家,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房遗爱,后世赫赫有名的绿帽王。

    可是对于这件事情,李承乾是不相信的。

    关于高阳公主和和尚辩机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新唐书里面;在旧唐书以及唐代的历史资料里面,根本就没有这件事情。

    而根据以前的史料,辩机和尚是唐代的高僧大德,曾经帮助过唐玄奘一起翻译从印度带回来的经书,甚至比高阳公主的年纪都要大上十几岁。

    从新唐书开始,这个故事就越来越被演化得成真事一样了。

    而新唐书成书于宋仁宗年间,中间经历了唐末的混乱,后面又经历了五代十国。宋代仁宗时候搞到的史料,李承乾不那么相信。毕竟在唐代的史料上,这些事情是没有记载的。

    而到了永徽年间,许敬宗曾经写了一本关于辩机的书,上面还称赞他是大德高僧。

    如果辩机和高阳公主确有其事的话,那么绝对不会允许许敬宗写这些东西。

    至于李承乾和房遗爱造反被杀的事情,那就很简单了。房遗爱和李承乾走得太近了,高阳公主也一样。

    而李治登基之后,排除异己的做法实在是太明显了。无论是李恪也好,还是房遗爱等人也好,其实都是一个道理。说白了,就是政治上在剪除潜在的威胁而已,没有其他的。

    至于房遗爱等人造反,不管有没有这些事情,李承乾都不是很在意。即便是有造反,那也无非就是最后一搏、求个活命的机会罢了。

    但可惜没有。无论李治怎么掩饰,看结果就知道了,兄弟姐妹、乱七八糟的人在他在位的时候被弄死了多少?

    无论李治装得多么无辜,是你长孙无忌下的手也好,谁下的手也好,结果都一样。

    他这个做皇帝的成功除掉了自己的政敌,成功的杀掉了潜在的威胁,并且把权力握到了自己的手里面,然后成功干掉了舅舅长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