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穿越万界_第76章 办学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6章 办学堂 (第1/2页)

    清晨,万籁俱寂,天蒙蒙亮,黑夜正欲隐去,破晓的晨光慢慢唤醒沉睡的生灵。

    太守府内堂……

    “哼!小子,将老夫囚禁于,不闻不问,今日喊我前来所谓何事!”蔡邕郑重其事地作揖说道,额头也是微微抬起。

    “蔡学士稍安勿躁,小子在这里给您老赔礼道歉,守内繁忙未能前去探望。”子凡深情一礼,随后看着蔡邕。

    “在下今日喊蔡学士前来,是准备在幽州城内大办学堂,不光是所有寒门子弟都能上学,就连女子也能得到学习知识的权利,不知蔡学士意下如何!”

    “这……这……”

    “切……说的容易,让女子上学,这可是开创了教育界的先河。”

    蔡邕低头沉思了片刻,随后又微微叹了口气。“如今教育所服务的对象是贵族子弟,平民百姓是没有权利接受教育的。”

    “我大汉万千寒门学子无果啊!”

    “对,正因为如生所以我们要私人设立学校,开门招生,打破了这一格局,让所有人都能上得了学。”

    “这……”

    “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举动,在这之前,夏、商、西周的学校教育、学术文化知识都掌握在官府之中,这也是得众多文学精点不能普及。蔡邕听闻先是一愣,随后惊愕地立马跪下。

    所说的“学在官府”就是这个意思。在教育这个问题上,把人分为两类:一类有权受教育,一类无权受教育。

    有权受教育的也是有权办教育的,无权受教育的也就无权办教育。办教育与受教育都是一种特权。教育所服务的对象是贵族子弟,平民百姓是没有权利接受教育的。”

    “为天下兴亡而读书……”

    “现如今在战乱四起,局势混乱,我希望百姓能在学习中有所开悟和长进,人成就一番事业,开阔眼界,宽容待人,让这个国家、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不知蔡学士可愿,祝小子一臂之力。”子凡郑重地看着蔡邕

    “没想到你小子有这么大的理想抱负,蔡邕不才,愿祝一臂之力,为国家而读书,为民族而奋斗,”蔡邕郑重其事地作揖,沉声说道。

    “好……有蔡学士一臂之力学院定能成功……!”子凡立马上去扶起蔡邕,深情一拜。

    “哈哈……与君共勉……!”

    “还望蔡学士能当我的小小书院的院长。”

    “不可,不可……”

    话音刚落蔡邕便一口拒绝“如今我年事以高,难得抛下官职。可以认真,教书育人,这学院院长一职也只有你当仁不让了。”

    “既然如此,还望您老能担任学院的主任。”

    “这主任又是何物。”蔡邕扭头反问到。

    “这主任乃是监督和管理学生一切的职位,若您老担任主任一职定能震慑书院的任何一个学子。”

    “好好……!那我就不再推脱了。”

    子凡办学堂的事,一下子轰动了整个幽州,而且学院奉行有教无类,所有学生免费上学,幽州的百姓无不感激涕零,纷纷把孩子送到学堂中学习,当然了蔡邕这个名字可是响当当的招牌,又有何人不想让自己的儿女望子成龙呢。能够拜在如此明士手下,自然想尽办法挤破头脑。

    不过,这么多学生,是没办法一起教学的,年龄上参差不齐,知识面也有差距。

    于是蔡邕则按照年龄把这些学生分为了几批,按年龄分组,蔡邕又找了几个老人,让他们一人带上一组。

    蔡邕又提出“文质彬彬(外表形态和思想品质配合恰当),君子”的主张,认为表里一致才能算是大雅君子,因此,他的教育内容是德才并重,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并重。

    觉得《论语》所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的提法在概念上不够确切,所以这里讲的孔子的教育内容,不以“四教”分。

    蔡邕认为学会做人是最基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