堡宗别闹_第二百六十四章 景泰十八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四章 景泰十八年 (第2/2页)

十五万间的利润,收三成半的赋税。

    二十五万以上的利润,收四成。

    这简直是赤裸裸的抢钱!

    之前大家也想过要收税,但没想到这么重,更没想到,这个收税不由地方负责,而是由户部成立个直辖部门海税司来负责。

    赋税直接充入国库!

    这意味着地方士族想要的猫腻也没了。

    于是乎,作为士族利益发言人的朝堂上的文官集团,甚至包括大部分的武将勋贵集团,都开始就此事频繁上奏。

    朱祁钰一律留中。

    他也愁。

    这个税收政策不是他定下来的,是太子的意思。

    早就预料到朝臣会反弹。

    所以交待了朱祁钰,但有朝臣就此事上奏,皆留中不发,若是在大朝会上有人提及,那就装聋作哑,所以近些日子的大朝会上可以看见很奇葩的一幕。

    奉天殿上,一群文武百官就开海赋税的事情上奏,然后附议的一大堆。

    可坐在龙椅上的那位像个雕塑。

    任你怎么说,就是不吱声,大不了就安静的熬到散朝。

    最后基本上都是九卿出来化解尴尬。

    关于赋税一事,九卿态度明确。

    尤其户部陈循,那是一万个支持,作为大明的户部尚书,他太清楚大明的财政了,怎一个穷字了得,如果开海赋税一收,户部国库一年至少可以多个几百万两的收入。

    这是好事。

    尽管陈循背后的家族也带话请他上奏,可陈循哪会不知轻重。

    其余九卿,差不多都和陈循一样。

    都已经布告天下了,反对有用么?

    再说了,作为九卿,更理解国家的难处,现在太子殿下这一手,可以从根源上改变大明穷了近百年的现况,何乐不为。

    但有一个人例外。

    刑部尚书陈汝言。

    这位尚书一直是反对开海赋税过重的中坚力量,在这一次君臣博弈中,拉拢了不少人心,在各种造势下,俨然成了文官集团之首。

    朝堂在博弈,朝廷的布告已经生效。

    和朝中有人的豪门士族不同,国内那些衰微的士族,以及地位从古至今就一直低下的商贾们知道朝廷的这个政策后,那叫一个欢欣鼓舞。

    朝堂博弈他们没资格掺和。

    赶紧趁着政策下来,先搞几次海外贸易再说。

    至于赋税……

    他们的经济实力不允许海贸规模太大,单次利润都在十万以下,上缴两成的赋税,收益依然能有上万甚至数万两,大赚啊。

    于是京畿的奉天殿还在旷日持久的对峙时,沿海的民间商贸已经如火如荼的展开。

    第二件大事,于谦请辞。

    男做进女做满,出生于洪武三十一年的于少保,在景泰十八年五月份,将举办他的七十大寿寿宴,而人活七十古来稀。

    于谦老了。

    加上近来因为开海赋税,君臣博弈时,文官集团总是有意无意的将于谦挟裹在内,希望他能为大家说话。

    于谦心累。

    陛下仁厚、勤政,太子强势、睿智。

    如此搭档,于谦也放心。

    索性请辞。

    朱祁钰一听于谦请辞,高兴的很,结果没高兴到几个小时,得知消息的朱见济从军研院匆忙赶回乾清殿,不容置疑的说,不同意于谦请辞。

    朱祁钰顿时就不乐意了。

    两父子又开始互怼。

    /105/105805/28491668.html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