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袍儒圣_第一百一十四章:圣武庙之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四章:圣武庙之辩 (第1/2页)

    又是一天清早,陆行独自来到了长乐侯府外。

    他是来接王芷茗的,为了阁老会的召开和加冠礼,他可以做出妥协。

    小雪飘飘,大门半掩着,王芷茗背着行囊,双手抱着一个红木盒。

    陆行走上前,拉起她的手臂,与她共撑一柄伞,“走吧,往后你是我的人了。”

    “嗯。”王芷茗低着头,小手无处安放,紧紧握住怀中的红木盒。

    二人走了一会儿,前方的路上走来一人,他佝偻着腰,隔着大雪都能感受到他双目的精明。

    走至近处,陆行认出了眼前人——宋言。当年十学士来到雪津城前,他就已经是大儒了。

    “您在等我吗?何故风雪天跑一趟,应该由我来拜见您。”陆行微微低头,算是表达对宋言的尊重。

    宋言颔首,说道:“前些日,北地气运无故削弱了两分,好在您送来了安茂德的尸体,我借助他未封闭的大道遮掩天机,以此蒙蔽天下道士的感知。”

    “北地气运?为何?”陆行面露震惊,在道门久待的他,很清楚气运的重要性,气运若失,反噬将至。

    宋言看着陆行的面色,喝声道:“大乱将至,祸事横生。今年的秋收打得比往年都狠,蛮族在等天门打开。他们算是等到了,武仙重伤至今未归,蛮族定会效仿百年前的那次,‘大雪飞扬,蛮兵举国众,百万雪骑入中原’。”

    宋言长吸一口气,斩钉截铁道:“世子,你有些儿戏了,陈文哲也是个软弱的性子。您要加冠那就该加冠,大钟九响,他王举名若是不来参加阁老会,足以论叛国罪,杀无赦。”

    所言大钟,陆行当然知道,它位于雪津城中心的一座高楼,上一次大钟九响,还是二十年前,风雨欲摧、蛮兵过境,十万铁骑兵临城下。

    陆行正想接宋言的话,却见其再度喝道。

    “大事小事,何为轻重缓急?坏事接踵而至,雪津城远没有你想得繁荣,铁骑下,无存土、无完人,山河破绽,一瞬罢了。”

    “老臣年事已高,大道与雪津城气运纠缠在一块,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的话,你总该信吧?”

    这一声声的肺腑之言,陆行不敢当耳旁风,连忙应声道:“我信,阁老所言句句如锤,动荡我心。”

    “善。”宋言欣慰点头,面色缓和了不少。

    “老臣愿用残躯,助世子夺王位,平兵锋战火,垂拱治天下。”

    说着,宋言双膝弯曲,跪地叩首,行跪拜礼。

    “臣宋言,大儒修士,请为刀!”

    王芷茗退开几步,来到一侧,和陆行保持距离。这一拜,只有陆行能受得。

    陆行弯身扶起宋言,嘴角稍有苦涩,“宋老请起,当年我在雪津城的时候,八位阁老里,也就您愿意支持我,如今亦是如此。”

    “您风雪天来寻我,更行如此大礼,小子羞愧啊,应当是我去您的府邸拜访才是。”

    宋言站起身,拱手道:“世子勿言左右,您可愿上楼敲钟,召阁老会谈,定下加冠礼的黄道吉日?”

    陆行点头道:“愿意。您请带路吧。”

    照宋言所说,北地的气运无故削弱了两分,这让他心中一紧,本打算在与其他阁老一一达成共识后,再举行的加冠礼,如今看来,有必要提前了。

    ……

    城池的中心,有一座百尺高楼,顶层悬挂着大铜钟。

    这高楼的底层又像是一座庙,里边竖列着一个个的牌子,上面写着人名。最中心的牌子是用玉石雕刻的,刻着“陆昂”二字。

    此为圣武庙,乃是雪津城的后人歌颂先烈所留,每年来此上香的人都络绎不绝。

    今日的圣武庙很空荡,整条街瞧不见一个行人,大门口却是有一张长木凳,陈也兴端坐着,虎背熊腰、猿臂鹤颈,他看向街道的远方,街道的尽头隐约有三个人影。

    人影愈发近了,飘扬的小雪无法掩盖他们的面容。

    陈也兴喊话道:“宋言,你带世子来圣武庙做什么?”

    “呵、呵,”宋言轻笑两声,眼睛在雪中尤为明亮,“没什么,敲钟罢了。这城里的有些人迷了心智,已然忘了初心,就如黄昏的夜,昏昏沉沉地瞧不到希冀,老夫心有不忍。钟声一响,天地清明。”

    “钟敲不得,‘九声再有,山河倾覆’,这是儒圣遗言。”陈也兴的声音如声声雷鸣,震得人耳畔嗡嗡响。

    宋言反驳道:“有何敲不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