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魂回收者_第十二章 兵进鹰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 兵进鹰山 (第1/3页)

    沈平安满心欢喜的给先锋营分发铠甲盾牌,沈家麾下这几个司马拉着高顺七嘴八舌约地定剿匪之后一起大醉一场,贺横则是去找沈永兴汇报情况。

    此时的沈永兴正和周海川说他在银鹰校尉周凯那里旁敲侧击来的一些消息。

    “周凯只说这伙人是从他地盘上经过,也是他安排渡河的,坚决不承认是他的人。然后支支吾吾地说什么上命难违,他也不知道会出这种事之类的废话。”

    沈永兴揪着胡子有些无奈地继续说。

    “这混蛋一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样子,我狮子大张口给他要一营的重步兵装备,哪想他真给了八百副鱼鳞重甲和重盾,搞的我实在没好意思动手揍他。”

    周海川脸上虽然仍然跟染料铺似的,但已经不影响说话了。听完沈永兴的话有些不太高兴的开口。

    “咱们看不上重步兵这种华而不实的玩意,他周凯一样不拿这些重甲当宝贝。能拿八百副重甲就把咱应付过去,不知道这小子心里有多高兴呢。剿完匪你准备怎么处理这批重甲?卖到西域还是卖到江南?”

    “沈平安想组建一支重步兵,我想让他试试看。”

    “这八百副重甲卖给西域备战的那几个小国,换回来的财物足够组建三营轻骑了。平安年少无知,你也糊涂了不成?”

    “这重步兵虽然对草原人没用,但对中原人可能会有大用。沈平安有句话说的不错,要有备才能无患。”

    周海川面色有些凝重地问:“真的会到那等地步?是你自己想的,还是我姐夫跟你说什么了?以我收集的关中三州情报看,并没有局势变化的征兆啊。”

    沈永兴还没有接话,贺横就到了帐外。

    “将军。”

    “老贺进来吧。”

    贺横进账后有些兴奋地对沈永兴和周海川道:“你们俩是没看见,高家那小子还真有两下子,居然能把李大牙这刺头打趴下。而且对重甲、重盾的运用堪称精妙。”

    沈永兴和周海川对视一眼,都在对方脸上看到了惊讶的神色。他俩都很清楚李大牙的武力水平,根本没想过一个从没上过战场的勋贵子弟能是他的对手。

    贺横又添油加醋的把两人的比武过程讲了一遍,并把准备安排一批机灵士卒跟着高顺训练的打算也汇报了一下。

    沈永兴揪着胡子考虑了半天才说:“高家和程家三代都没人上过战场了,这些年跟咱们说起来是越来越疏远。这次借着沈平安救了两家后生这事,若是能处理好,可以试着把这两家再拉拢回来。咱们可以直接拿出两个都尉的位置给他们,看看这两家是个什么反应。”

    周海川有些不悦的说:“都尉已经是姐夫可以直接任命的最高职位了,你都不派人去问问,自己就定下了?今年只有四位年龄比较大的司马会转任屯守官,空出来的位置是四位都尉进补。这空缺的四个都尉可是很多人都盯着呢,你大嘴一张就许诺出去俩?”

    汉帝国在鹰山以北的领土上实行的是不同于中原的政治制度。中原地区实行的是郡县乡里制,北疆实行的是为军事服务的郡县卫屯制。沈家领地的三个县共设置了十七卫,一百四十三屯。所谓屯其实就是应对草原入侵的小型军事要塞,每个屯有三千到四千不等的屯民。

    领地南部的十二卫主要职责是屯田和牧马,这十二卫管辖着一百零八个生产屯。领地北部的五卫主要职责是应对草原部落,这五卫管辖着三十五个军屯。卫屯的主要官员其实都是因年龄过大或者伤残而退出一线军队的军官。

    “谁要占用那四个名额,沈平安不是要组建一个重步兵营吗,就让沈平安做这个营的司马,高家和程家的俩小子做都尉。”

    “沈小二,你失心疯了吧!你要向朝廷再要一个营的编制?姐夫是让你收拾了雪雕寨敲打敲打东州世家,不是让你刺激京中权贵!”

    周海川惊得跳了起来,他可没想过沈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