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明月_点评:鲜卑之慕容氏姓氏意义考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点评:鲜卑之慕容氏姓氏意义考证 (第1/4页)

    骑卷江山点评:鲜卑之慕容氏姓氏意义考证

    大家好,我是骑卷江山

    今天我要为大家说的是慕容鲜卑的姓氏含义,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慕容氏!

    慕容氏作为鲜卑三大部落中的一支,先后建立了:

    前燕(337年—370年)

    西燕(383年—394年)

    后燕(384年—407年)

    南燕(398年—410年)

    北燕(407年—436年)

    大家可以从中看出,慕容氏是中国历史上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而关于他们的史料也是庞杂而混乱的,而我们要对他们有所了解,就有必要先对他们的起源做一番探讨了。

    但其实慕容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姓氏那么简单,因为在更久远的时代这个名字有着同样不容小觑的历史意义!

    那么慕容这个姓氏的起源到底有几种说法呢?

    一.《晋书》的记载是鲜卑的一支人马,他们的首领莫护跋在进入辽西地区以后,见到当地居民喜欢而且流行戴步摇冠,他也立即喜欢上了,然后就抛弃了鲜卑人的传统发式,戴起了步摇冠,也因此他所带领的部落被讥讽为“步摇”,后人不解其意,因为当时发音的雷同,所以讹传为“慕容”,而莫护跋的部落就将错就错,也就用慕容作为部落的称号了!

    普通金步摇

    花树状金步摇

    花蔓状金步摇

    这些是在辽宁省北票市西官营子的北燕冯素弗的墓中发现的。

    大家可以看到,步摇的确很漂亮,尤其是花树状的,这设计真心不错,当然考古发现的步摇还有很多种样式,我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

    到这里似乎的确有了答案了,因为从西方人的看法来看,有了考古的实物的佐证,就是有了证据,就可以了,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我想不是,因为如果当时北方汉族,或者其他北方民族真的流行这种步摇冠,慕容部也不可能直到进入辽西地区才接触到这种步摇冠,因为在贸易交流下,好的物品的流动是很快的,步摇作为首饰,也不是违禁品,不会受到什么限制。

    而这种步摇冠的发源地,也是在考古证明下,其发源地却是西亚和中亚一带!是后来才传入中国的,所以,如果真的要说当地居民为什么流行步摇冠,倒不如说是因为东迁的慕容部,把这种步摇冠自西向东传播了过来。

    那么对步摇一说的真假,历史上有人质疑过吗?有的,而且很多,我指出其中一个,大家看下:

    胡三省的《通鉴》上对(晋纪武帝太康二年,慕容部)的内容中提到的步摇批注说:余谓步摇之说或荒诞,慕容氏既得中国,其臣子从而为之辞。”

    就是说胡三省说步摇说法很荒谬,不可信!胡三省是谁,大家可以百度一下,我就不啰嗦了。

    然后,大家请注意一下,我这里说到了一个自西向东传播的关键词,我的意思很明确,我们一直认为游牧民族是愚昧的,但我们忽略了一点,就是贸易,贸易而对于物资非常匮乏的游牧民族来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也正是因为贸易,东西方的交流才一直没有间断过!

    对于自西向东的流动我举几个列子:

    1. 我们都知道我们的剑,那么剑这个词是怎么发明的?我们看看北方的游牧民族又是怎么说宝刀的?“径路”是北方游牧民族对宝刀的称呼,其中原译音就是“剑”。也就是说中国的剑最早就是从游牧民族传入的,这个词据考证可能来自伊朗语系或突厥语系。说的再近代一点,就是汉武帝从大月氏(阿富汗地区)那里得到的“精钢”,著名科技史学家冯家升的著作指出:“汉晋以来,中国所说之镔铁即精钢,亦即来自西域之印度钢。

    2. 佛学入东土 这个我就不多说了,点一下,大家应该都明白。

    二.第二种说法,是说慕容部的鲜卑人“慕二仪之德,继三光之容,遂以慕容薇氏”,二仪就是两仪,指阴与阳,三光就是日月星辰之三光,这个明显是要有很高汉文学修养的,而且单从慕容的汉语意思来看也是不通的,而且鲜卑是一个胡人部落,所以这显然是假的,是当时的人为了拍慕容马屁的说法。

    那么我们来看看刚开始慕容部的文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