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月年年_第二十一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 (第2/7页)

父不怕,侄儿便不怕。”岳曾祺手里攥着一个匕首,声音响亮。

    “好孩子,”岳萱道:“咱们现在就是要守着,守到天亮,援军就来了。”

    在岳萱的指挥下,城中十四岁以上五十岁以内的男人全部编入战营,女人们则负责烧火做饭搬运军械。他一身白衣站在高高的城墙上,众人无论在放哨还是在作战,只要扭头看到他,心中便似被抚慰般平复。

    有什么可怕的?

    二皇子陪着大家呢。

    岳家人陪着大家呢。

    攻城一整夜,到天亮时,城门依旧被防守得很好,只是城上兵将渐渐有些力竭。岳萱凝神往城下看去,见突厥军后原本整齐的军阵突然被挖开了一个口子,接着鼓声擂响。

    “咚!咚!咚!”

    那是大弘的战鼓!

    援军来了!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接着百姓们便欢呼雀跃起来。

    有哨兵跪地报道:“禀齐王殿下,河南道节度使率一万兵马来援西城门。”

    又有哨兵跪下:“禀齐王殿下,大理寺丞江小姐带数千兵马来援北城门。”

    来报的哨兵越来越多。

    “禀齐王殿下,河东道两万兵马来援东城门。”

    “禀齐王殿下,山南道一万兵马来援南城门。”

    ……

    岳萱一直沉沉的神情里没有放松,只是眼角有了笑意。

    如此,全歼敌军便好。

    很快,城外突厥兵马后退中被各方大弘援兵围歼,接着城门打开,主帅们带亲随入城。

    孟长寂一双眼睛在人群中搜索,直到看见江琢笔直地骑马进城,才放下心来。

    岳萱也在看江琢,直到她抬起头,虽然疲惫却眯着眼睛对自己一笑,岳萱才觉得心中安稳。

    和许多年前一样,他在城门旁,等着她得胜归来。

    和许多年前一样,她是妹妹,却护着自己。

    岳萱心内温暖,手中的岳曾祺已经挣脱开他,迅速地向江琢跑去。

    人多,别惊了马。

    岳萱这么想着要阻拦侄子,却见城中有了喧嚣之声。朱雀大街上一队人马护着一辆快速驶来的马车。

    一个宫内总管太监,两名护卫模样的人。

    总管太监驶近了人群,慢条斯理地展开手中黄色的卷轴,大声喊道:“听旨——”

    众位兵将、大臣连忙跪地听旨。

    江琢跪下时,才发现身边跪着孟长寂。

    人这么多,不知道他是怎么挤过来的。

    她看到孟长寂额头一道黑烟,脸上几滴血,身上的衣服也很脏,洁癖如他,不知道是如何忍受的。又想起估计自己也不好看,便向他露出一个俏皮的神情,孟长寂似想说什么,却抿嘴没有说。

    江琢发现他的脸红红地,有些奇怪。

    跪地听旨的确不是能说话的时候,故而她也没有问。

    这时候他们听到了圣旨。

    原来那是太后下的懿旨。

    总管太监说——

    皇帝听闻肃王死讯,忧伤之下殡天!

    刚刚因为全歼突厥主力带来的士气高涨和欢庆气氛一时间坠入冰点,人群中孟长寂迅速起身道:“不可能!”

    “孟大人,”那太监哑着嗓子道:“如何不可能?大人你刚刚进来京都,并不在后宫。”

    孟长寂有些语塞。

    他之所以知道不可能,是因为知道皇帝自私阴狠的性子,不会因为死了一个儿子便心伤暴毙。

    “我虽然不在宫城,”孟长寂道:“却可以找禁军守卫打听,可以问皇帝陛下殡天时身边伺候着的人。”

    然而太监只是摇摇头,似乎不想多说什么。

    便有大臣问道:“如此仓促,陛下可有留下传位诏书吗?”

    “有,”太监道:“诏书在此。”

    便有大臣从太监手中接过诏书,看过以后传阅。

    “如何?”有人离得远些,因为看不清楚问道。

    看过的蹙眉道:“陛下要传位给最小的皇子李承琅,请陈平公主监国事。”

    “什么?”人群乱成一团。

    李承琅年仅三岁,放着成年皇子不用,为何要传位给最小的儿子?

    主少国疑,陛下怎么会下了这样的命令?

    且就算要传位给小皇子,宫中还有皇后,为何要公主监国事?

    官员就要反驳,便见禁军由统领赵莽带领,要护住宣旨太监。

    孟长寂脸一黑。

    这个赵莽,原来是陈平公主的走狗。

    按大弘朝建朝百年的法度,各节度使和诸侯是不允许带亲兵入京都的。而禁军只服从于皇帝,等同皇族贴身护卫。

    京中禁军约万人,分布在皇城和城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