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我为杨戬,埋葬旧日诸圣!_第一百四十七章陕西民歌信天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七章陕西民歌信天游 (第1/2页)

    “现如今,家里面除了一个孙儿,还下不了床的儿子,就剩下我这个糟老头子了。”

    “就算没有这场蝗灾,我这一家老少,也活不下去了。”

    说到这里,老者绝望的看着眼前亲孙子,继续的说道。

    “………………”

    “老头子我没出息,有心为孙子谋个活路,但是,这个世道,孩子不值钱,特别是男娃子,白送都送不出去。”

    “家里粮食见底了,老头子我一家老少只能等死了,对不起祖宗啊,我这一代自我而绝…”

    说着说着,老者这边,虽然脸上还在笑着,但是,两行浊泪已是顺着脸颊流下,更显凄凉。

    “……………………”

    和珅闻言,站在原地,沉默了良久良久,然后狠狠的瞪了刘安一眼。

    这一眼,让本来已是心虚的刘安,浑身一颤。

    这老者一家的悲剧,显然不仅仅只是因为大旱、蝗灾,还有,官员们的欺压…

    “…………”

    像老者这一家的悲剧,显然不仅仅只是偶然。

    “赋税,加租加了六成,好手段……”

    和珅冷笑着说道。

    “………”

    刘安低头,连忙解释道:“大人,您不要听信这刁民胡说……”

    话到一半,和珅挥手打断,语气不善的说道:“不用解释,我不想听,反正也听不到真话。”

    刘安现在,还有用得上的地方,和珅还不准备拿他怎么样。

    更何况,和珅为了这一次的蝗灾,也付出了很多,所以说,一切都以大局为重。

    ……

    .

    从知府出发时,和珅、刘安只带了七天的干粮。

    可是,现在,和珅却将七天的干粮,给了这些百姓。

    “………”

    吃着干硬麦饼,喝着青菜汤,几个老田间好手,吃饱喝足后,禁不住就放开了嗓子,唱起了陕西的民歌。

    信天游

    我低头向山沟

    追逐流逝的岁月“

    “…………”

    风沙茫茫满山谷

    不见我的童年

    我抬头向青天

    搜寻远去的从前

    白云悠悠尽情地游

    什么都没改变

    那个,开头的方巾老头,方方唱个开头,余音还在山梁间萦绕,另一个抽着旱烟的老头,又接上这首陕西著名的名歌:

    大雁听过我的歌

    小河亲过我的脸

    山丹丹花开花又落

    一遍又一遍

    悠长的尾音尚未落下,又有老人应声而起:

    大地留下我的梦

    信天游带走我的情

    天上星星一点点

    思念到永远

    这人的声音,刚刚的落下,一声苍劲深沉的叹息就拔地而起,一个年纪更大的老者开口唱道。

    “呵一一呀嘿咿哟哟……”

    我低头向山沟

    追逐流逝的岁月

    风沙茫茫满山谷

    不见我的童年

    大雁听过我的歌

    小河亲过我的脸

    山丹丹花开花又落

    一遍又一遍……

    浑厚悠长的歌声,就像是瀑布连连,那连绵不绝的高亢之音,从人的心尖上滚过。

    从这些年迈老人嘴里涌出的每一个词,每一个音,都重重地敲在,在场每一个人的心扉上。

    让人感到的心跳,咏叹的音调,共起同落,每个音符都教人,夺魂于之牵。

    曲调高亢辽阔,节奏自由,声与声之间相连,既像是在哭诉,又像是在感叹什么……

    信天游是流传在陕西地区的一种民歌,是一部用老镢声音,镌刻在黄土高原上的传世巨著…

    信天游有:“上至日月星辰,风云雨露;下到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五谷杂粮……”

    “…………”

    信天游有二千年的历史,是历代陕西之地,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

    信天游的传唱,是一片广漠无垠的黄色高原,这高原,千沟万壑,连绵起伏,苍茫、恢宏而又深藏着凄然、悲壮;清峻、刚毅而又饱含着沉郁、顿挫。

    千百年来,它以自己的个性,潜在地影响着陕西人的生活习俗,塑造了性格鲜明的高原文化,塑造了苍凉、宏壮而沉郁的信天游。

    “…………”

    陕西千百年的沧桑变幻,就在一声声的高歌咏叹中扑面而来。

    旷古悠长的悲凉,就在这泣血般的悲歌中,直透人的心扉,如歌如泣的高昂之音,如同在人的心头打鼓,夺人魂魄,让人心神俱震……

    悠扬的连声高亢之中,岁月的漫长、人生的短暂,错位时空的错位感,滚滚而来…

    这片黄色土地的辽阔和的永恒……所有的一切,都包含在歌声里。

    不知道什么时候,刘安已经来到了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