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年开始我在时代大潮里_第四百四十二章 腾笼换鸟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二章 腾笼换鸟一 (第1/2页)

    李月诗走到王卫东办公桌旁边,把她这些天收集到的资料摊在办公桌上说到:“就是这家公司,黔远征!这些资料就是公司这几年的经营数据和负债情况。”

    “你选中这家公司的原因是什么?”王卫东问道。

    “这段时间我仔细调查过这家公司,而且还悄悄的去过那家公司一次,在这家公司的招待所里住了一个星期,在工厂里转转,和工人们聊天,我就说我是一名港岛摄影师,到山里拍风景的。”李月诗说道。

    “这家公司是一家军工企业,60年代末的时候是由东北和中南的两家工厂援助建设的。这几年生产效益很不好,93年上市的目的就是希望筹集资金进行技术改造,现在看来效果不大,公司上市一年后就开始报亏损。这家工厂规模不大,只有3000多名工人,上市公司的盘子也很小,而且只有25%的流通股,其他股份都掌握在地方政府和国资的手里。如果我们出手一下子就可以拿到75%的股份!”李月诗解释道。

    “如果我们能够入住这家公司就有了一个融资的平台。”王卫东点头说道。

    一家企业在国内上市与在国外上市有很大的不同,上市的难度比国外要高很多,通过正常渠道上市时间长,而且非常麻烦,上市的成功率并不高,所以从90年代开始有很多企业寻找其他方法上市,比如说收购上市公司的股股权也就是借壳上市。

    而90年代很多国有企业在生产经营上都遇到了困难,这其中就包括一些已经上市的国营企业。

    而这些经营不善的国营企业就成了想要上市公司的目标,这就是壳资源。

    一家上市公司即使亏损严重,由于有上市公司的身份,那么它就是有价值的。

    “您把资料留在这里,我还要好好研究一下。”王卫东对李月诗说道。

    李月诗走后,王卫东给欧小阳打电话说道:“小阳,晚上咱们就不要出去吃了,你在外面买点东西,我和小军大哥都到你那里。到外面吃饭人多眼杂,不好!”

    王卫东和欧小军欧小阳三个人以前就这么就曾经这样干过。

    在哈市的时候,王卫东在小无线电厂里值班,过年的时候欧小阳和欧小军兄弟两个拎着啤酒花生米到工厂里,三个人一边喝酒一边聊天。

    现在回想起来,王卫东还是很怀念那个时候。

    晚上,王卫东和欧小军都赶到欧小阳所在的vcd厂,走到办公室里,他们看着欧小阳的办公桌上摆着几瓶啤酒还有花生米和烧鹅。

    “咱们都是为了工作不顾家的人啊,我的媳妇在京城里一直不愿意到弗山来,而卫东在国外待了那么长时间,这么晚了还没有回家。”欧小阳说道。

    “你这样做不好,以后每个星期五的下午你就要坐飞机回京城,等星期天晚上再坐飞机回来嘛。”王卫东说道。

    “我现在也后悔了,和瑞云离婚以后就应该找一个像季红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