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_335. 南士 祝缨自认是个散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35. 南士 祝缨自认是个散户。 (第1/5页)

    禁军的靴底奔跑时发出的擦擦声,身上的铠甲随着动作发出的尖一点的声音,禁军们沉重的呼吸声交织在一起,他们冲进殿内,打架的人就开始往两边撤了。

    沈瑛算是“始作俑者”,脸上又挨了两下,余清泉年轻腿脚好,不但躲闪及时还趁乱踹了别人好几脚,自己却毫发无伤。

    禁军将打架的人隔开,皇帝冷着一张脸,道:“不成体统!御史大夫!”

    王大夫出列上前:“臣在!”

    皇帝指着下面这些人,问:“此当如何?”

    王大夫自己不回答,点名了殿中侍御史来回答这个问题。按照规定,就是都记下名字挨个惩罚。御史回护自己人,顺便把沈瑛给摘了出来,认为他们俩还只是“论事”,是没有错的。错的是动手的人。建议,照着上次朝会斗殴的结果来办。

    上一次是一片朱紫互殴,这一次紫衣不下场,红衣之中又掺了好些个青绿色。

    一群朱紫,罚也有限,也不伤筋动骨,大部分人是写了个谢罪折子了事,一点儿也不妨碍他们继续秉国。如果比照着旧例来,今天大部分人能够逃脱。

    皇帝气道:“明知故犯,还能宽宥么?!”

    王大夫建议,让这些人都停职反省。

    皇帝认为余清泉也出脚了,得回家吃自己。王大夫道:“陛下,御史不能因言获罪。”

    此言一出,得到了许多人的附和,皇帝不好坚持:“回去闭门思过!”

    王大夫又问:“那要思多久呢?没有永远呆在家里的道理。”

    皇帝只好说了个“一个月”。

    有了余清泉打样,则参与殴斗的其他人就都不能得到比余清泉更轻的处罚,王大夫道:“动手的,官降一级,也都闭门读书去。”三个月。

    皇帝道:“就这样吧。”

    他往下一看,也有些灰心,不禁想:先帝坐在这个位子上的时候,看到的也是这样么?他是怎么做的?

    想了一阵,发现印象中自己记事起,先帝就基本能控制朝局了,至少不会这么混乱。直到先帝晚年失明。

    皇帝道:“散了吧。”

    群臣三三两两地往外走,有刚才吃了亏的,还远远地对刚才的对手叫骂:“必要与你分个高下!”

    “分就分,怕你不成?你说个地方!咱们接着打!”

    随后,被各自的上司骂回去了。

    祝缨见状,对林赞、施季行使了个眼色,三人带着大理寺的人飞速地溜了。

    回到大理寺,祝缨开了个晨会。现在大理寺的事务比办鲁王案时少了许多,祝缨开始着手复核旧案:“不要积压,免得以后再有大案又要手忙脚乱。各领几个州县,核吧。”

    “是!”

    祝缨又让日常事物给林赞处理,再叫过施季行来,与他详谈。

    施季行心道:难道大理寺又要有什么大事么?没听说啊!家里阿爹也没提过。

    两人到了祝缨的屋子里,没在正堂坐,祝缨请他到旁边的坐榻上对坐,说:“陛下命写的大理寺条陈写完了。”

    “是,已经呈上去了,没听说陛下有什么抱怨。”

    祝缨道:“你再写一个,不是交给陛下的。你自己写了自己看,对大理寺的职司、各项事务等都要有个数。在自己心里过一遍,再仔仔细细地想一想,别拿会典之类的东西来敷衍自己。”

    施季行年纪比她大,但口气很礼貌,问道:“大人的意思是?”

    “交给陛下的交了,咱们自己呢?得心里有数。看今天这架打得!一年之内很难平息了。大理寺怕不能置身事外,你是少卿,得把得住。再抽空一些近期的案子和往年大案看一看,现在辛苦一点,后面省事。”

    施季行道:“下官明白了。”

    祝缨请他喝了茶,施季行便回去忙了。祝缨到书桌前,抽出一张纸来,在上面画满了圆圈,每个圈里都写一个名字。标了刚才打架时的站位。

    只要不瞎,刚才就能看出一些端倪来,尤其是打架,各人的站位就能看出亲疏远近。紫衣没什么人下场,动手的这些人里也不是两大派对殴,而是分成几块。

    先帝系、今上系、太子系、“与国同长”系、仕林派、散户,都各有一群人,这些人又与地域同乡之类的分类交织在一起。

    祝缨自认是个散户。

    对了,先帝诸子都还在,除了鲁王,别人的势力没有大的损伤,他们又是一股势力。

    先帝在世的时候都还安分,分类只是分类,现在都破土而出,成了山头。

    王云鹤狠一狠心,凭威望凭手段,或许能大权独揽、尽快平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