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危机:从卖烧饼开始崛起_第六章 认清现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认清现实 (第1/2页)

    说起来,章愚的祖父、父亲都是村里的厨子,不是饭店里的厨子,而是红白喜事的那种厨子,所以,老章家的男人会做饭这也就不稀奇了。至于烤烧饼,他的老家就以烧饼出名,祖父、父亲没有业务时,就靠烧饼赚钱。

    从小就帮忙的章愚,没有理由烤不出好烧饼。

    周白终于出院了。

    深夜,她婉拒了助理,1人回到了新家。

    开门前,她看了看邻居家——她很想上去道个谢。可不知道为什么,想着那天的事情,她又觉得有些尴尬。

    最后,她还是进了家。

    来日方长,不差今晚。

    虚弱的周白倒床就睡。

    清早,1夜未眠的章愚,开始给妹妹和儿子做早饭。

    他站在厨房,透过窗户看了看对面邻居家1样。

    这次病的不轻啊,住院多少天了?

    那还需要给她再做些吃的吗?

    章愚想了想,还是算了吧,人家看样子就不想和自己打交道。

    忙完了家里的事情,章愚背上背包就出门了。

    他今天需要去考察1下市场,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早上8点,年轻的白领们跟打了鸡血1样在各大地铁站和流动小吃摊前转悠。

    章愚把调查的第1站放在了土桥地铁站,这里是3条地铁的交汇处,每天早上的人流量据说有十万!

    隔着地铁站站台的1道铁栏杆,章愚看到了整整1排的小吃车——

    “煎饼!加蛋加肠十块钱了!前面3套,马上轮到!”

    “小笼包,新鲜出炉,十块钱啊!不用等了,拿着就走。”

    “吊炉烧饼,加串加蛋8块了!稍等,稍等!”

    “手抓饼,1套8块啊1套8块,现在前面没人排队!”

    .......

    热闹,真热闹!这1排小吃摊怕有十几家。

    章愚分析了几大吃食,发现食客们选择早点,很多不是想吃啥吃啥,而是遇上啥吃啥。

    怎么说呢?都着急赶地铁,能挤出来的买早点时间最多5到十分钟,而大部分小吃摊都是现做现卖,很多人等不到就先去选容易买的,不需要等的了。

    所以,这1趟调查下来,性价比最底的小笼包,竟然卖的最好——提上就走,不用等!

    而应该算是实惠的煎饼果子和手抓饼什么的,竟然买不过人家——等不上了?换,去拿小笼包!

    这就是小笼包的优势,章愚为了实际体验,专门买了1笼,可只吃了1口就咽不下去了。面都没蒸透,焖熟的!吃了胃能舒服?还有肉馅,就是1个袖珍版的丸子,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有没有过期......

    当然了,章愚准备做烧饼,自然少不了对饼子摊的调查。

    怎么说呢?因为烧饼可以预存,所以大部分的食客都选择了买1个空饼子,可1个空饼子只有两元钱。

    “大叔,你1天能卖多少饼子?”快到中午时,章愚去问1个收摊的大爷。

    “早上能打4百个,基本上有多少卖多少,晚上还能买1波,大概3百个吧!”大爷笑呵呵的说。

    1天7百个,1个两元,如果光卖单饼子的话,1天的毛收益在1千4百元,抛去1个饼子2两面粉,炭火,卫生费,人工等等,1天的收益应该在1千元左右,也就是说,1个看似毫不起眼的卖饼子大爷1个月要赚3万元,堪比1个主管了........

    调查了1天,章愚嚼着凉透了的饼子往家走。

    说实话,市面上两元1个烤饼子,除了外面酥脆1些,里面有些茴香味道外,没有什么特色,相对其他的早点,也就是实惠健康1些。

    如果是自己的烧饼呢?

    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