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当反贼_第五章 执掌户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执掌户房 (第2/2页)

给灾民,保证不出差错,不是一件小事,必须有妥当可靠的人才行。”

    刘崇眉头一皱,似乎这才反应过来,思忖道:“可靠之人?先生说的不会是许默吧?”

    徐师爷点头,“堂尊明鉴,许典吏虽然年轻,但是他的父亲在衙门多年,家学渊源,人又聪明踏实,属实是不二人选。”

    刘崇听到这里,更加诧异,还没见徐先生这么夸奖一个人!

    “好,既然先生说了,那就把户房交给许默吧!”刘崇说完,扭头看向许默,朗声道:“本官问你,可有把握将这一摊子撑起来?”

    许默没急着拍胸脯,而是思忖之后,躬身道:“堂尊在大堂上说了,此来陈州,有两件大事,一是赈灾,一是追查被贪墨的钱粮。属下以为,这两件事并不能分开,需要放在一起来看。”

    刘崇眉头一皱,“怎么讲?”

    “回堂尊的话,目下借到的粮食虽然不少,但缺口还是很大,追查贪墨钱粮,正好弥补亏空。这个时候,粮食越多越好。其次,光有粮食还不够,必须肃清贪墨官吏,整顿衙门,避免辛苦筹措的粮食,到不了灾民手里,又被人贪了。唯有如此,才能确保每一粒粮食都用在灾民身上,也才能顺利渡过灾年。”

    刘崇眼珠转了转,许默所讲两件事放在一起,确实没错。

    “徐先生,你怎么看?”

    徐师爷笑道:“东翁,要查贪墨,也离不开户房,既然让许典吏管了户房,再让他协助追查贪墨案子也就是了。总而言之,东翁把握大局即可。”

    刘崇又思索了少许,终于点头,“好吧,就按先生说的办。我还要将陈州的情形,上呈省里,最好能让省里再拨点钱粮。”

    许默从二堂出来,徐师爷也跟了出来。

    “怎么样,老夫说话算数吧?不光让你掌握了户房,还多了审案的权柄。”

    许默也谦逊道:“多谢先生提携,先生如师如长,晚生当真感激不尽。日后先生有什么吩咐,晚生一定尽力而为。”

    老头笑着点头,只是伸手拍了拍他的肩头,低声道:“权柄是个好东西,重若千钧,就好像一把锤头,砸下去立竿见影,你明白吗?”

    许默点头,“晚生明白,先生的意思是这把锤子要砸在该砸的地方,不能乱砸。归根到底,要把这一次的事情办好。”

    徐师爷欣然点头,“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日后必有锦绣前程,为官做宰,也不是不可能!”

    老头说完之后,就转身去了耳房。

    许默却是一阵皱眉,这老头不像是忽悠自己,但对自己的期望也太高了吧?

    小吏虽说名声不太好,但绝不是贱民。真正的贱民是“皂隶”,他们世代在衙门伺候大老爷,属于比优伶妓女还不如的下等人。

    而书吏通过批准,是可以参加科举的。另外也有些幸运的书吏,可以升任官员。虽说和科甲正途没法比,但也比一般人强多了。

    陈州最近的几任县令,进士出身的不多,其中有一半是监生,还有两个是小吏。

    毕竟全国成百上千个县,只靠着三年一批的进士填补,着实有点困难。

    但是不管怎么说,在大明朝称为宰相的,必须是大学士才行。

    那可是要翰林出身才行。

    徐师爷怕是真异想天开了,而且貌似自己也和他没有那么深的关系!

    许默甩了甩头,不再多想,直接迈步,朝着户房而去。

    ……

    县衙六房,户房第一。

    就拿礼房来说,只有区区两个书手,可是户房这里,足足有十七个之多!

    级别相同又怎么样?

    我们人多,预算多,管理的事情多,我们就是最牛的。

    许默迈步走来,离着老远,就见到黑压压的一群人,恭恭敬敬列队门口,一个个俯首帖耳。就连地面都用清水洒过,弄得和恭迎神仙归位差不多。

    周节站在众人前面,满脸堆笑,瞧见许默赶来,急忙跑过来,强压着激动,躬身道:“恭迎许司户!”

    令史是对经制吏的尊称,但如果执掌一房,成为司吏,尤其是户房这种权柄极重的,还是要称呼司户,才能凸显与众不同之处。

    许司户!

    老爹被人足足叫了二十年,终于轮到自己了!

    许默的心怦然一跳,下一秒,他迈着大步,在一群书手的簇拥之下,进入了户房……许老爹,你可以瞑目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