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潜行_第八章 教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教唆 (第2/3页)

不死心啊。”

    三娃严肃道:“天下大乱时,你以为你能躲得过。”

    “正好。”莫杵榆笑道:“战争可是工业的催化剂。”

    三娃回怼:“安于现状是创造力的最大杀手。”

    莫杵榆也拍死一只蚊子道:“你这说法我不反对,也不苟同。”

    三娃一叹,苦口婆心道:“战事一开,将没有纯粹的百姓,武器作坊一扩再扩,参与研究和制造武器的人将爆炸式增长,你是匠人之后,很难逃得过,虽这种局势下,朝廷对研究人员赏赐极高,但战后呢,只是简单回家种地吗,不,为了防止技术外泄,私造武器,会有很多人要死,发布禁令只是后者的打压,就如王家,你也看出来王晴霁很不简单,她的言行举止完全不像一个乡野铁匠的女儿,我不支持战争,但我支持备战。”

    “要不咱聊聊星球大战?”

    跑题嘛,莫杵榆也会。

    三娃没辙了,叹道:“行,走一步看一步。”

    ……

    翌日天未亮,莫家四人就起来处理食材。

    豆腐制作暂时只能人工,所幸许氏有自己的小石磨,磨起来不费力,却要耐力。

    莫杵榆和莠儿时不时来跟她交换,有时候忙起来,三娃也要上阵。

    每个人都有事做,在莫杵榆安排下没有手忙脚乱。

    他自己事最多,熬汤到半要烧石膏,烧熟石膏还要捣碎,取些石膏粉加碗水,倒入豆浆中,还不停看莠儿工作。

    莠儿用平底锅煎虾米,昨天煎了几块饼后她有了些经验,发现只要控制好火候,慢慢来焦不了,只是鲜味会流失,而且没有榆哥做得那么好看,缺乏光泽,但总比糊到没法吃好。

    又不是谁的舌头都跟榆哥似的,她莠儿就吃不出来区别。

    莫杵榆在炖上第二锅鱼汤后,换下许氏,让她休息,自己边磨边对莠儿道:“大个的虾别煎,留做虾饼当早餐。”

    “虾饼咋做呀?”莠儿学着莫杵榆抓起竹片,一铲一翻再一压,把虾米煎得香气四溢,显得很熟练,还得意看了一眼榆哥,仿佛只要榆哥口述,她就能把虾饼做出来。

    莫杵榆笑道:“把大虾子掐头去尾,挑去虾线,虾头留着煎虾油,虾肉剁碎淋上姜汁,加入葱白末,混合面粉搅拌……”

    莠儿听蒙了。

    一旁许氏不住一笑,看了眼身边小灶上的罐子,里面煮着豆浆,尚未烧开,便向莫杵榆笑问:“榆哥从哪里学来的?”

    正打算尝豆腐脑的三娃闻言就道:“老神仙教的,我都听到了。”

    好家伙,这让莫杵榆如何解释?

    许氏看向三娃笑道:“老神仙也食人间烟火吗?”

    三娃故作幼稚道:“嗯,不然要贡品作甚呀。”

    许氏更乐了,过去抓过三娃手里的竹片刀,就给他碗里片几块豆花,用莫杵榆一早熬好的麦芽糖浆倒上,加点凉白开,一碗甜豆脑就算成了。

    虽然麦芽糖甜度不及蔗糖,但这年头蔗糖在北方稀少,且价格不菲,莫杵榆就算搞到也舍不得用。

    至于咸豆花,一来材料稀缺,二来要上好的酱油,一文一碗得亏死,两文平价,三文才能赚钱。

    三文吃碗咸豆花,那人得多金贵?

    什么时候,他把酱油搞出来再说,这玩意发酵期长,现在做也得明年才能吃到,而且培育曲菌也是件麻烦事。

    自然培菌是瞎猫碰死耗子,买米来自然发酵,等它出现各种菌斑,再找出需要的米曲霉菌,提其孢子用粮食再培育,如有杂色,或明显的色差,说明霉菌不单一,还需去除不用的霉菌,直至大米生长的菌斑色泽统一为止。

    有了米曲霉,各种酱料都能制作,但要说能最快制成的,就要数甜面酱了,这也是搭配煎饼的绝佳酱料。

    念及此,莫杵榆轻声询问三娃:“知道米曲霉吗?”

    三娃憨笑:“给我准备几斤米,过几天就有。”

    “别整成黄曲霉了。”莫杵榆不放心道。

    三娃反问:“一加一等于几?”

    这就是绝对自信的意思了。

    莫杵榆也不是很担心,米曲霉古人都能提取,何况三娃。

    培菌很重要,天然发酵杂菌多,只有杂菌越少,失败概率才越小,损失跟着少,制造的酱料更纯,口味更妙。

    当即莫杵榆出去购买大米给三娃。

    而三娃为了制菌,今天就不跟他们去摆摊了,幺妹只能放在摊位后的草地上,离得近,也不怕她乱跑。

    小丫头也喜欢在草地上翻滚,玩泥巴,咿呀咿呀的,可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