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地仙_978章 京城好,好处多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978章 京城好,好处多多。 (第1/2页)

    满头银发,肤色白净的老太太从卫生间出来,李琴便满面笑容地迎了上去:大娘,欢迎您来京城啊!我是温朔的妈妈李琴

    哦,知道,知道,经常听他们说起你。老太太开心地点头应着。

    李琴已然上前搀扶住了老太太的左臂,一边缓步往客厅走着,一边说道:大娘,我听小朔和芩芷说,您老都八十六岁了,可看着身子骨这么硬朗,气色也好,一点儿都不像,得多说了十好几岁。

    嗯嗯,这还得亏了小胖子,哦,小朔。老太太坐到沙发上,笑眯眯地拽着李琴的手挨着她坐下,就像是农村乡下的老太太,和自家闺女唠嗑般,亲密无间,还一手攥着李琴的手,另一只手在她的手背上轻轻拍着,道:小朔跟着那个什么,什么宋钊生院士,学会了一点儿咱老祖宗传下来的什么中医按摩,哎,他帮我揉捏一会儿头啊肩膀啊,这身子骨立马就觉得舒坦,平时酸皱累的感觉,都没了,真好。

    是吗?我都不知道呢。李琴开心道:那这次您来京城住了,更方便,让小朔天天给您按摩。

    唉,怪麻烦孩子的。老太太有点儿不好意思地说道。

    李琴立马板起脸,认真道:这有什么麻烦呢,您是奶奶辈份的人,是家里的宝,他这当孙女婿的,可不就该伺候着您嘛。

    是是,小朔这孩子,真好。老太太道:以前没见过你,就寻思朔这孩子懂事,会疼人,又能吃苦,还聪明现在啊,我算是看出来了,都是你这个当妈的,教得好!

    唉,没啥好不好的。李琴谦虚道:我这当妈的没本事,倒是让孩子打小吃尽了苦头。

    听说了你家的事儿,你不容易啊!老太太感慨道,眼圈儿都有些泛红。

    有啥不容易的,这不都过来了嘛,孩子也争气。李琴眼圈也有些泛红,眼眶中更是闪烁其了莹莹泪光,旋即抬手揩拭了一把,笑眯眯地说道:不说这些,咱们以后只剩下过好日子了。

    老太太点头称是,一边稍稍往后撤了撤身子,侧头仔细端详打量着李琴,那神情,好似说不出的喜欢

    今天的李琴穿着利落的灰色小西装,齐膝裙,发髻盘起,戴着纤细精致的银色耳坠,加上天上的容颜,在京城这几年良好的保养,还有这两年做经理,管理着数家快餐店,那么多的员工生活的幸福以及充实,让她无论是气色还是气质,都已然有了出类拔萃的感觉。

    当然,比之卓慧兰,李琴缺乏那种雍容的高贵典雅,以及冷艳强势的气质。

    这玩意儿,李琴一辈子都学不来,也培养不出。

    因为那是出身学历阅历工作,以及多年来生活环境等综合条件,自然而然养成的。

    但李琴比之卓慧兰,要更接地气,更亲和,更容易令人心生愉悦。

    现在身上还穿着围裙

    嗯,更接地气了。

    这才是典型居家妇女的样子。

    看着老太太和李琴坐在沙发上,迅速亲和得像是母女般,说说笑笑颇为投缘的样子,温朔和黄芩芷对视一眼,尽皆哭笑不得。

    黄芩芷觉得,李琴会说话,会为人,如此热情自然令人心里舒适,但

    略有些过了。

    这般言行处事的方式,适合于寻常社会的家庭成员。

    但对于黄家,倒不是黄芩芷自视甚高,思想上瞧不起这种结交的方式,而是,她知道很多家庭出身的人,生活环境的缘故,并不喜欢这类刻意表现出来的热情。

    原因很简单,在这个社会中,有那么一小部分人的心理上,会习惯于厌烦,甚至厌恶这类热情——我和你很熟?!

    换做黄家这类家庭出身的人,当遇到这类热情时,往往第一个念头是

    你想干什么?

    你有什么目的?

    想求我,想得到什么?

    你,又能给予我什么?

    所以,倒不如简简单单的客气,不卑不亢仅是出于礼貌的热情,便够了。

    温朔和黄芩芷的想法则完全不同,他知道母亲或许确实有些底层社会中养成的习惯性攀谈的热情,家长里短地一拉扯,关系就愈发近乎了。但老太太的欣喜,欢愉,却并非出于客气,故意在客套。

    这一点,无关对人心的忖度,胖子再如何擅于揣摩人心,也远未达到可以看透人心的水平,那他就真是仙了。

    他只是清晰无比地察觉到了,老太太气机的变化。

    多次以气机为老太太调理身心,温朔对老太太的气机已然非常熟悉,每每和他闲聊,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