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说,庶民不配状元身_第一章 踏足山巅,猛坠地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踏足山巅,猛坠地狱 (第1/2页)

    傍晚,料峭春寒笼罩着九重宫阙。

    崇政殿,三年一度的科举殿试即将落下帷幕。

    文武百官手持朝笏分列丹陛两侧,扭头观察身后三百个紧张不安的新科进士。

    “谁会荣获三鼎甲?”

    “哪家门第高居金榜之上,崔氏?亦或河东裴氏?”

    “一朝登顶状元身,睥睨天下读书人,诸君且看大乾文道的麒麟儿!”

    群臣交头接耳,小声议论。

    每逢科举,状元永远是最耀眼的存在。

    “圣人驾到——”

    随着偏殿传来宫婢清脆悠扬的嗓音,满殿鸦雀无声。

    俄顷,绝美女帝缓缓走上御座,一袭曳地凤裙,整个人显得高贵而典雅。

    八名紫袍大学士紧随其后,手中捧着殿试卷。

    姬扶摇俯瞰朝殿,不紧不慢地说道:

    “经朕掌卷,有一篇策论字迹遒劲、见解独特,论述精道,堪称经典,特此钦点状元身。”

    大学士相继颔首。

    状元归属毫无争议,不止是陛下,他们八位也折服于这篇策论。

    “拆封。”女帝轻言。

    所有进士屏气凝神,注视着宫婢手中的弥封卷。

    依照惯例,为了维持公正,大乾科举采取糊名誊录制。

    宫婢拆封后看着籍贯姓名,她的表情慢慢凝固,在庄严肃穆的朝殿罕见失态!

    女帝眸光微诧,她好奇地问:

    “谁?”

    “回陛下……”宫婢勉强遏制震惊的情绪。

    史无前例!

    前所未有!

    “邬县,顾家村,顾平安。”宫婢抑扬顿挫。

    霎时,朝殿死寂。

    群臣互相交换眼神,都能察觉到对方眼底的骇然之色。

    三百进士,其中有两百一十八个来自世家门第,八十一个出身寒门,剩下最后一个是为庶民。

    而他,就叫顾平安。

    寒门好歹祖上阔过,只不过没落了,而庶民则是世世代代的平头百姓。

    今日,一介草民亲手缔造奇迹!

    进士们如遭雷击,脸色肉眼可见的苍白。

    特别是众多门阀士子,藏在袍袖里的双手都在剧烈颤抖。

    他们彻底沦为家族的耻辱!

    大乾自立朝以来,三十五位状元全部出身门阀望族!

    而这一届科举,门阀栽培的读书人却被庶民狠狠踩在脚下,只配仰望他的背影。

    丢尽颜面尚且不说,更可怕的是,将会带来何等恶劣的影响?

    一百多年前,大乾太宗皇帝为了打破门阀垄断选材,力排众议创立科举制,一批又一批寒门学子涌入庙堂。

    可那又怎样?

    状元郎永远出自高门望族!

    就是明明白白地告诉世人——

    门阀传承永远高于寒门庶民,这是不可逾越的阶梯!

    可现在呢?

    ……

    朝殿气氛压抑到了极点,安静得只能听到铜漏水钟“滴答滴答”的声音。

    人群中,顾平安目光恍惚,隔着重重叠叠的宫殿,仿佛看到了顾家村那个五岁稚童,从小山沟走啊走,一路趟过激流爬出深坑,终于用十五年的时间踉踉跄跄地走向王朝都城。

    这一刻苦尽甘来。

    “宣,新科状元顾平安。”御座上传来慵懒的嗓音。

    顾平安趋行出列,迎着一道道尖锐的眼神,慢慢走向丹陛。

    “学生见过陛下。”他恭谨地躬身,进士皆是天子门生。

    女帝一言不发,居高临下审视着这位状元郎。

    过了很久,她满意道:

    “风骨其身,毓秀于形,内里惊涛骇浪也能克己自持。”

    “朕自即位大统,你是第一个状元,你可不要辜负朕的期望。”

    她给予了极高评价。

    顾平安情绪翻涌,铿锵有力道:

    “学生愿以忠诚之心报效陛下。”

    女帝轻点下巴:

    “善!”

    诸多门阀官员包括紫袍公卿在内,望向那道年轻挺拔的身影,都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寒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