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战袍以盖山河_夜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夜谈 (第1/3页)

    柔兆沉默许久,说道:“曹庸都告诉你了?”

    “嗯。”王令郑重点头道。

    借着这次与曹庸谈话的机会,王令循循善诱地问出了老孙头带自己来青州的目的,知晓了宁王与刘平山的关系,以及他们勾结晋国统军元帅尉迟扬丰的勾当,同时也终于了解了老孙头给他留下的任务,那便是查清晋军在不久后即将展开军事行动,并加以阻拦。

    知道真相本该让人豁然开朗,可王令反而更加头大,先不说如今这身修为和凭空多出来的异能神通,那个糟老头子凭什么把国家大事托付到自己身上?这个问题任王令怎么想也想不通,似乎除了他馈赠给自己的这些东西以外,自己身上似乎没有值得对方委以重任的理由。

    “你是准备拉拢张钟离?我劝你还是放弃这个念头,他那个人一根筋,说他疾恶如仇不假,但比曹庸当年还爱钻牛角尖,就算你要我告诉他有人在行通敌卖国之举,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你要我贸然前往,他八成是不会相信的,反而会招来他对你的反感。”柔兆好心提醒道。

    王令则是信心满满的样子,在柔兆耳边簌簌耳语一番,然后笑道:“大叔,趁现在离天亮还早,你快些去找他,只需把我刚才的话原封不动地转告他即可。”

    柔兆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万一他不帮我们呢?你就这么信得过一个素未谋面之人?”

    柔兆听王令说完自己的理由后,见他胸有成竹,便只能选择相信他。

    “好,我这就去。”说完,他跃上屋檐,脚下真气腾转,转瞬之间便已消失在夜空中。

    王令望着柔兆离去的方向,抬头看了一眼月色,嘴角扬起一抹笑意。

    ······

    蔺风渡紧邻青州城辖区边界,两郡之间连通官道,使团下脚的驿站便在两郡边界的官道边上。

    一道身影立于树影间,目光灼灼的望向灯光摇曳的驿站,在确定守备的部署位置后,那道身影便动了起来,他的速度快到肉眼难以捕捉,灵巧地绕过守卫的视野盲区,轻松越过围墙进入驿站,整个过程没有造成半点响动。

    虽然不知道张钟离具体住在哪一间房,但柔兆自有手段,只见他藏于暗处闭目凝神,顿时驿站内的所有声音传入他耳中,脚步声,风声,花草厮磨的细微声音,喝酒碰杯的喧闹声,甚至还有女人的呻吟声,忽然他耳廓一动,听到了两个人的对话。

    “张大人,你我二人同为主办官,我深夜前来,是想在明日审案之前与你交代几句话。”首先说话的这人,嗓音怪声怪气,声如豺狼。

    “有话就快些讲来,说完就赶紧滚,莫要叨扰本官。”第二个人的声音倒是风清气正中气十足,透着一股浩然之气。

    “嘿嘿,张大人何必动怒呢?那我就直说了吧,如今北方动乱,蛮兵正与我军对垒于青定交界一线,青州若是遭人渗透,恐大军后方不保首尾难顾,流民当中亦有可能存在敌方的奸细,曹庸放任那些贱民入城,于景国的安危而言实为不利,来之前我还听说,此前他还命令青州其他郡城效仿之,你我二人皆代表朝廷代表圣上,也当考虑周全方能处理妥当,他曹庸说得好听点是为百姓着想,说难听点嘛......嘿嘿”

    “哼,说了半天,你不就是想告诉本官,曹中正有通敌叛国之嫌,希望本官加以严办,我说得对是不对?”

    “张大人英明,当然了,我还有一层意思,就算一时半会找不出证据证明曹庸通敌,你我二人也当上表朝廷请明圣上,要求对曹庸革职查办。我这也是为了景国着想,时值两军交战之际,我们不可不防呀。”

    “你真是这么想的?”

    “大人这是何意?这都是我的肺腑之言呐。”

    “没事就滚吧,告诉你身后的那人,本官虽品级微末,但身为巡察御史,是非曲折面前自有判断,再他娘的在我耳边吹阴风,说不得明日圣上的御案上,就要多一本关于李大人你的奏折。”

    “张钟离你!好!不识抬举,那明日我便看你如何处置曹庸,你以为就只有你会写折子吗?!”

    砰——!

    最后则是一阵猛烈的关门声。

    柔兆在李忠走后不久,便已悄然来到张钟离的窗户下面,顺着缝隙,看到了一个年仅四十的挺拔身影,他等了一会儿,确认周围没有其他人后,用指背轻叩了几下窗户。

    屋内的张钟离正闷闷不乐,忽闻窗边传来敲击声,他先是一愣,而后又顿然警惕起来,小心翼翼地拔出挂在墙上的宝剑,小心翼翼的走了过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