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末年:我的快乐奋斗史_第275章 讨价还价(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75章 讨价还价(1) (第1/2页)

    崇祯15年5月中旬

    出了诏狱后,骆养性赶紧将锦衣卫千户李辉叫过来,问道:“你在江南收集的官绅富人消息进展如何?人手够吗?”

    “大人,目前进展一般,需要点时间,最好再增加点人手。”

    “那要加快进度!周铉可能有大动作了,他要搞银两了,你把主要地点放在南京和扬州。”

    “好!大人同周国舅谈过了?”

    “是的!他比我想象中还要大气、自信和果断!完全不像朝廷的官员的做法和谈吐。”

    “周国舅有没有透露怎么动手?”

    “没有!到时候你多看看、多学学。”

    “大人,这次我们好处不少吧!”

    “正常情况下,周国舅不会让我们失望。但是,这次的好处首先要考虑京城和北直隶的兄弟,要把荒废的组织重新建立起来。”

    “这真是好消息!底下的锦衣卫兄弟真是太苦了。”

    “好了!你快去办事吧,先去南京督查起来,这里有我的令牌,你也带好。”

    李辉面色兴奋地接过了令牌,高兴地走了。

    乾清宫

    第二日下午,周铉在回家洗澡更衣后,被太监带到了乾清宫。

    行过礼后,崇祯皇帝看着周铉,心中各种滋味涌上心头。但只要想到匮乏的国库、恐惧的建虏和周皇后的哭诉,他便清醒了许多。

    于是,崇祯皇帝开口道:“周爱卿,这次朝廷百官对你意见很大,朕也是很为难,所以小小惩戒你一下,希望你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周铉拱手道:“皇上恕罪,臣也是没有办法对抗建虏,所以才做了如此多的事情。我大明官军正面对抗建虏,很容易失败。所以,只有灵活机动、集中优势兵力,并适当利用一些计谋,我大明官军才可能有胜利的可能。”

    崇祯皇帝摇了摇头,说道:“不谈这些。当务之急,还是如何弥补国库空虚。没有银两,很多事情就无法开展起来。蓟辽防线的关口重新修建需要银两、招募新的官军需要银两,一切都需要银两。”

    周铉心道,崇祯不是挺能明白眼前的事情吗?于是拱手道:“敢问皇上,有何事臣能够分忧?”

    “内弟,这件事非你莫属。朝廷很缺银两,能否想办法为朝廷搞400万两银子?”

    “回皇上,这很难啊!400万银两可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数字啊!”

    崇祯本来想说200万两的。在他看来,这当然也是一个很大很大的数字;可是,他再一想,不行啊,200万两银子解决不了眼前的事情,这一用就什么都没有。更何况,上次周铉还从衍圣公那边弄来了260万两银子。

    于是,崇祯干脆就狮子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