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河卒之风起凤鳞_第二章 夜抓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夜抓人 (第1/3页)

    出了吴百户办公的院落,感叹完道门内斗之凶险的沈追托腮思考了片刻,随即向高试百户的签押房走去。

    吴海浮想对自己拉拢一二,无论是让他升任总旗还是佩戴上“细虎刀”,都是吴百户施下的小恩小惠罢了,断不能让他为吴海浮卖命,所以他大可安心承受,不需要太过忧虑。

    只是自己收受汤达贿赂的这个把柄还在吴海浮手中,只要吴海浮死死捏住这个把柄,那自己就不得不投靠在吴百户手下、投靠在张千户手下、投靠在正一道手下。

    沈追甚至在想,如果是李三辛发现自己这个把柄该有多好——在这芦州之内,太平道的势力可是强过正一道不少,自己投靠到太平道手下的前途肯定比投靠到正一道手下的前途要光明许多。

    既然非要投靠道门三道,那选个更好的出路也未尝不可。

    可惜,这世上没有如果。

    胡思乱想之际,沈追已经来到了高试百户的签押房前。

    高试百户,姓高讳恭,表字长敬,在龙舒县百户所熬了大半辈子才熬到试百户的位置。

    高恭是这百户所内真正的地头蛇,也是每个衙门都少不了的那种资深老人,精通整个百户所的大小事务,更是主官吴海浮的得力助手,要是没有高恭的助力,恐怕吴海浮很难与有千户大人做靠山的李三辛分庭抗礼,早就被李三辛这个试百户给架空了。

    至于高恭为什么要帮吴海浮这个空降下来的主官,那就不是沈追该操心的事了,他现在要操心的是赶紧把自己的佩刀换一换。

    能佩戴“细虎刀”,是身为青鸾卫的身份象征,更算是一种荣誉。

    虽然“细虎刀”是青鸾卫标配,但在青鸾卫中,也不是人人都可悬挂“细虎刀”,普通的校尉和力士是没有这种待遇的,最起码也要有官至小旗才行,所以底层青鸾卫们大多携带的都是“长羊刀”。

    就算是青鸾卫的小旗官,也不是谁都有佩“细虎刀”的资格,整个青鸾卫中,能在小旗官一职就佩上“细虎刀”的人物都可算是好手中的好手了。

    至少在这龙舒县百户所的二十个小旗中,能佩戴“细虎刀”的也不过才三位,并且个个的修为都达到了后天之人的修持阶段。

    如今,他沈追就是这第四人——这个“四”谐音可不怎么好。

    高试百户看到沈追前来,倒也没摆什么架子,客客气气地将他带进了签押房中,听到他的来意也不如何惊讶,引着沈追来到了自己手下分管后勤器械的刘总旗那里,并且亲自为他挑选了一把近乎全新的“细虎刀”,颇具仪式感地交到了沈追手里。

    这样看来,吴海浮和高恭两人肯定事先就通过气,高试百户知道他沈追今天会投奔到吴百户麾下,事先就把这刀准备好了。

    再想起换刀时刘总旗看自己的眼神,沈追敢确定,这位快要致仕的刘总旗也知道自己已经投靠到吴百户手下了。

    不过这两位都算是吴百户的亲信,刘总旗更是马上就要离开这百户所了,想来也不会将自己这个卧底的身份透露给李三辛。

    谢过刘总旗和高试百户以后,沈追离开了百户所的库房,朝着李三辛的签押房走去。

    不管他暗地里投靠了谁,明面上他都是李三辛的手下。

    在前去的路上,沈追看四下无人,悄悄拔出腰间佩刀,仔细端详起来。只见此刀刀长三尺,柄长六寸,厚背薄刃,刀脊为直,刀刃略弧,重九斤九两,吹毛立断,锋芒毕露。

    观赏一番后,沈追将“细虎刀”插回腰间刀鞘,长出一口闷气,加快了脚下步伐。

    ……

    龙舒县百户所内,一件签押房中。

    一位身着青色窄袖长襟锦袍,腰系一条玉带,玉带上挂着一颗黑铁质地的吊睛白额猛虎头,脚踏黑面白底方翘头的官靴的青鸾卫懒散地坐在桌案之后,漫不经心地翻看着一本话本,腰间同样悬挂着一把“细虎刀”。

    此人便是因为办错了上差而被下派到龙舒县的试百户李三辛。

    今日不是他当值,行事自然随意了些。

    正当李三辛想要将话本翻到下一页时,签押房的房门突然被人敲响,他只好先把手中话本反扣在桌案之上,将门外之人应了进来。

    一位年纪约在二十四五的年轻人走进房中,向着李三辛恭敬地行了一礼,其身上服饰跟李三辛的相差不大,只是腰间没有玉带,那颗虎头也变成了黑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