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国万历_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势 (第1/2页)

    京城。

    内廷文书房正忙成一团,皇上突发奇想,让文书房去文华殿廊坊办公。

    这是恩宠啊。

    很多小太监喜形于色,主动帮着小黄门们搬运东西,只有一些人唉声叹气。

    “李公,皇上到底是什么意思?”

    有太监上前毕恭毕敬,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更加的平和,露出了讨好的笑脸。

    如今的李现,早已不同往日,熬出头了。

    李现不漏声色的回了句。

    “皇上的心思,谁能猜得到。”

    真猜不到吗?朝昔相伴这些年,就是条狗,摇摇尾巴都晓得这条狗想要干什么了。

    总还不是为了亲政的事。

    皇上名义上一直都是亲政的,但是实际上,大权却还是在内阁,在张居正手中。

    以前他不懂,皇帝明明可以直接亲政,虽说皇帝以前年龄小,但是谁敢轻视他?一直都很困惑,如今他开始懂了。

    皇上太聪明了。

    这是李现的感叹。

    对实际的把握,对事务的利用,对形势的判断,太恰到好处,无声无息。

    在皇上身上,李现认为值得自己可以学习的地方太多了。

    太监听到李现的话,琢磨了一会,小心翼翼的继续问道,“皇爷的心思,的确不是我等奴婢能揣摩的。”

    “那就别想了。”

    太监了然,这次事情不关自己的事。

    文华殿廊坊。

    从奏疏中抬起头,朱翊钧伸了个懒腰,今日阳光明媚,窗沿透过来的暖色,让人心情愉悦。

    下方几处案几后的太监忙见状,纷纷放下奏疏,视线看向皇帝。

    新年新气象。

    原来朱翊钧年龄小,奏疏都是由内阁处理,司礼监整理,然后捡出重要的呈给皇帝。

    朱翊钧当然看不完,特别是众多涉及专业知识的奏疏,根本不是外行能处理的。

    以前都是放权给大臣和太监,现在他年级大了,不能再像以往那般偷懒。

    名义上来说,他一直都在亲政。实际上,他从去年才开始彻底亲政。

    张居正走了进来。

    今年一批大臣去世了,朝廷要给与恩禄,这是人之常情。就算是普通的公司,重要干部去世了,也会给与慰问,更何况重臣们呢。

    这件事情,对普通百姓来说,是无关紧要的,但是对大臣们来说,却是最紧要的了。

    张居正进了廊坊,看到不同以往的场景,内心了然。

    皇帝开始亲政了。

    虽然没有明言,但是两人之间多年的默契,很多事不需要过多的言语。

    有时候做比说要好,因为说破了,可能会伤害感情,事情不说破,反而可以当做视而不见。

    熟悉的大臣,例如谭纶这种,朱翊钧内心了然,不是很熟悉的大臣,朱翊钧交给了礼部。

    就像官场中的一句玩笑话,官员们通过公文来办公,他作为皇帝,不是一样通过公文来认识大臣们。

    京官中他能每日见到的都不过,很多人可能就是一些大场合,才能露个面。

    至于地方更不用说了,封疆大吏也才三年见一回,而且时间不多,可能也就寥寥数语罢了。

    朱翊钧拿起吏部的官员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