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崇祯之山河一统_第八十一章 关乎国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一章 关乎国祚 (第1/2页)

    其实孙承宗心里是特别不想打仗的,毕竟《司马法》中曾经说过:国虽大,好战必亡。

    更何况现如今的大明朝,属实是没办法再折腾了。

    自万历年间后期到现在为止,干旱、洪涝、低温以及与其直接相关的特大|饥荒可是络绎不绝。

    在受灾的所有省份中,陕西受灾的频率大概是三年两旱,又因蝗虫和瘟疫频发,所以最后很多过不下去的老百姓加入了流民队伍。

    一方面,陕西的民变迟迟没有解决,而且看现在的架势,若是三年能够平定便是非常不错的了。

    再一个就是,关外的建奴等到过了年,或者最慢也就是两三个月,肯定是要再次南下的,到时候又势必是一场苦战。

    如此一来,本就已是双线作战的大明若是再开辟一个新战场,三条战线同时出击,稍有差池便即刻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了。

    不说别的,这次关外之战虽然是击败了建奴,但是却动用了大明最精锐的军事力量,包括火炮等各种“大杀器”,也仅仅是将其赶到关外而已。

    若是等建奴再次南下的时候,陕西战事吃紧,怕是要“腹背受敌”。

    “孙爱卿,朕没有说要再开战事啊!”

    明盛直接开口说道。

    “陛下,老臣虽然上了些许年岁,却还是没有糊涂的,若是我等到了吕宋、三佛齐等地,如三宝太监下西洋与土著友好交流也就罢了;可是移民岂不要跟当地的土著刀兵相见?”

    见明盛没有反应,显然是没有把自己的话放在心上。

    孙承宗再也顾不得了,直接沉声说道:“若是如此的话,不仅我们补给线不够,还有就是太祖皇帝曾经下令有不征之国,我等不可违逆《皇明祖训》啊!”

    果然是孙承宗,这时候居然把明太祖朱元璋都搬出来了,若是明盛不给他一个合理的借口,内阁这边就不好过啊!

    看着孙承宗那坚定的表情,明盛瞬间明白了,孙承宗是不想把大明拖到战争泥潭里不能自拔,所以才直言劝谏的。

    明盛记忆中是有这么一回事的,不征之国分别是:朝鲜国(今朝鲜)、日本国(今日本)、大琉球国(今日本冲绳);

    小琉球国、安南国(今越南北部)、真腊国(今柬埔寨)、暹罗国(今泰国);

    占城国(今越南南部,后被安南灭国)、苏门答剌(今苏门答腊岛八昔);

    西洋国(今科罗曼德尔海岸)、爪洼国(今爪哇岛)、湓亨国(今马来半岛);

    白花国(今苏门答腊岛西北部)、三弗齐国(今苏门答腊岛巨港)、渤泥国(文莱);

    朱元璋固然雄才伟略,但是当时他下令后世子孙不得征伐这些国家是有原因的:这些穷地方占着没用。

    再加上大明初建,这些小国又都很自觉连年朝贡,所以才对这些小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是今时不同往日啊!

    “孙爱卿不要着急,听朕慢慢跟你说,朕并不是要开辟新战场,而是要把战场进行转移而已:朕是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