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行_青茹庵二童比剑 暮夜寺李铮拜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青茹庵二童比剑 暮夜寺李铮拜师 (第1/5页)

    话说李铮与郑忘交手,正在危急之间,幸遇醉道人跑来相助。

    郑忘与醉道人的剑光斗得难解难分之际,忽然半空中有破空的声音,接着有五道红线飞来。

    醉道人连忙夹起李铮,收了剑光,忙往城中飞去。李铮闭着双眼,耳旁但听呼呼风响,片时已落在城外武侯词外一个僻静所在。

    李铮连忙跪下,叩谢醉道人救命之恩。醉道人也不答言,走到一所茅庵前,领着李铮推门进去。

    李铮一看,云房内收拾得十分干净。房中有两个十二三岁的道童,见二人进来,忙去倒茶。

    醉道人料知李铮尚未晚餐,便叫预备酒食。两个道童退去后,李铮又跪下,再三请醉道人收为门下弟子。

    醉道人道:“论你的心术同根基,不是不能造就。只是你行年四十,又非童身,学剑格外艰难,拜我为师,恐怕徒受辛苦。”执意不肯。

    李铮再三苦求,醉道人又道:“我不是不收你为徒,收你的人是嵩山二老中一位,又是东海三仙之一,比我胜强百倍。他老人家有补髓益元神丹,你纵破了童身,也无妨碍。你想你如非本教中人,我何必从巴山一直跟你到此?”

    李铮知是实言,倒也不敢勉强。又不知嵩山二老是谁,几次请问醉道人。只答以机缘到来,自然知道,此时先说无益,便也不敢多问。

    一会道童送来酒食,李铮用罢,累了一天,便由道童领往偏房安睡。

    次日一早醒来,去云房参见,哪知醉道人已不知去向。

    两个道童,一名清风,一名明月。

    李铮便问清风道:“师父往哪里去了?昨晚匆忙问,不曾问他老人家的真实姓名。两位小师兄跟随师父多年,想必知道。”

    清风答道:“我师父并不常在庙中。三月两月,不见回来一次两次。今早行时,也不曾留下话儿。至于他老人家的姓名,连我们也不知道。外边的人,因为他老人家喜欢喝酒,大都叫他醉道人;有人来找他,也只说寻醉道人。想必这就是他的姓名了。此地名叫青茹庵,乃是太华上尼永春的大弟子英娥参修的处所。师父爱此地清静,借来暂住。我们来此,不过半年多,轻易也无人来。你如一人在成都,何妨把行李搬来居住?我听师父说,你武艺很好,便中也可教教我们。你可愿意?”

    李铮见他说话伶俐,此地居住自然比店中洁净,醉道人既然带他到此,想必不会不愿意,连忙点头答应。便问明路径,回到城内店中,算清店帐,搬入庵中居住,借以避祸,平时也不出门。

    醉道人去后,多日也不回来,每日同清风、明月二童谈谈说说,倒也不甚寂寞。

    李铮是有阅历的人,每逢谈到武艺,便设法支吾过去,不敢自恃乱说。

    有一天早上起来很早,忽听院落中有极轻微的纵跃之声。扒着窗户一看,只见清风、明月二童,一人拿了一支竹剑,在院中互相刺击。

    起初倒不甚出奇,动作也非常之慢,好似比架势一般,不过看去很稳。

    后来李铮一个不留神,咳嗽了一声,清风、明月二童知道李铮在房内偷看,两人卖弄本领,越刺越疾,兔起鹘落,纵跃如飞,任你李铮是宵云剑中能手,也分不出他的身法来。

    正在看得出神之际,忽然清风卖了一个破绽,使个仙鹤展翅的解数,明月更不怠慢,左手掐着剑诀,右手使了一个长蛇入洞的解数,道一声:“着!”如飞一般刺向清风胸前。

    李铮看得清楚,以为清风这回定难招架,正在替他着急。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清风也不收招用剑来接,脚微垫处,顺架势起在空中,变了一个燕子穿云的解数。吱的一声,使了一个神鹰捉兔,斜飞下来,一剑照着明月背后刺去。

    明月听见脑后风声,知道不好,急忙把身往前一伏,就势一转,脊背卧地,脸朝天,来了一个颠倒醉八仙剑的解数。刚刚将清风一剑避过,百忙中忽见一样东西,朝脸上飞来。明月喊一声:“来得好!”脊背着地,一个鲤鱼打挺,横起斜飞出去七八尺高下。左脚垫右脚,使一个燕子三抄水飞云纵的解数,两三垫已够着庭前桂枝,翻身坐在树上喘息。

    说道:“师兄不害臊,打不过,还带使暗器的吗?”

    清风笑答道:“哪个使暗器?将才我纵到空中,恰好有一群雀儿飞过,被我随手刺了一个下来,从剑头上无意脱出。谁安心用暗器打你?”

    李铮从屋中出来一看,果然是一个死麻雀,被清风竹剑刺在颈子的当中,不由暗暗惊异。心想:“二人小小年纪,已有这般本领,幸喜自己持重,不曾吹牛现眼。”

    这时明月也从树上下来,再三磨着李铮,叫他也来舞一回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