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年代文里边学习边吃瓜_第一章 下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下乡 (第1/3页)

    夏末,首都,复兴火车站。

    云苓环视周围一群身戴大红花的青年男女们,一时还没从即将要下乡的事实中缓过神。

    云家这辈,在她前面有三个哥哥,就云苓一个闺女,全家从小捧在手心里长大,眼见着十七岁姑娘就要去那天寒地冻的哈省了,四十多岁的硬汉云二伯也不忍心。

    云二伯母林霞在旁边拎着一个小布袋,嫁给她从军的云盛后一直随军,前年才调到首都工作。

    云苓的父母都是从医的高级知识分子,现在身陷囹圄。

    云家三房就这么一个孩子,所以云苓一高中毕业,云盛去知青安置处替她报名了下乡。

    林霞把手里的袋子递给她,仔细叮嘱,声音低了许多:“这里有五百块钱还有一些重要的票据,足够你在那里安置一个小窝,姑娘家就得舒舒服服的,你把东西保管好别丢了,也别叫人骗了。”

    然后又从二儿子云知跃手里接过另一个布袋子,继续嘱咐:“这里面是你大伯他们准备的,我给你的大多是工业票,买个暖壶铁锅什么的用用。你大伯母准备了很多布票棉花票,还有粮票,哈省那边冷,你别不舍得用。”

    东西太多了,饶是云苓不知柴米油盐,也晓得这些有多贵重。

    虽说云家从不缺钱,家底殷实,但突然准备出这些东西也不得不念一句费心了。

    云苓下乡不需要那么多,连忙推辞:“二伯母,不用那么多,知青点给了一笔安置费的。再说知飞大表哥今年就要结婚了,家里用钱的地方多得是,得省着点用。”

    云知飞是二伯家的长子,16岁就当了兵,如今22,娶的是他团长的女儿赵英,一个军医,和身为营长的他门当户对。

    二伯母干净利落地把两个布包挂在她脖子上,“你大表哥自己有钱,那在军队里的津贴好几年都没花,娶个媳妇儿不用你这个最小的操心。”

    云二伯也附和道:“没错,那臭小子心里有数,这些不算多,等你到了给我们发电报,让你大伯母给你寄几床厚实的棉被,她做棉被的手艺好。”

    “是了是了,大嫂做的棉被扎实。”

    云知跃也有了哥哥样子,从旁叮嘱了几声:“小妹,去了那边,财不露白,穿的朴素些,遇到那些男知青男村民,能躲远就躲远。山高路远的,我们这些做哥哥的也没法给你撑腰,万事小心些。”

    云苓生的一副好容貌,在高中时就被好几个大院子弟追求,也惹来许多麻烦,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总不能叫人家好姑娘天天灰头土脸的去上课吧?

    “我知道的,表哥你在学校也低调些,这外面风声实在是紧张。”

    云知跃是个跳脱的性子,但从来没有干过那些违背原则的事,因为他当兵的爹可是极其凶悍,动不动大棍子伺候或是十几公里加训。

    “在外面要保重啊,你爸妈那边保守估计会停薪工作。”云二伯对这些局势看得明白,但还是赞成把云苓送下乡的,毕竟多一份保障多一份安全。

    “二伯,我去了不知道多久才能回来,家里这边还得长辈们照看着,我爸妈要是有信儿了,千万告诉我。”

    云苓并不担心自己,自己不是个吃亏的性子,但她爸妈本性老实,生怕他们两个被人欺负。

    “放心。我帮不上忙,好歹还有你大伯呢。”

    火车汽笛传来声响,云知跃连忙帮她把行李放在上面,又从军绿色背包里掏出一个包裹,趁着人少的时候给她放桌板上占了位置。

    “齐潇潇让我给你的,她说你喜欢吃她做的东西,给你带在路上吃,还警告我别偷吃。”云知跃撇撇嘴,满不在意地嘀咕:“谁稀罕呐。”

    齐潇潇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