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行_5、考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5、考试 (第1/2页)

    回到家中,看到母亲枯焦的头发和疲倦的面容。在心中稍加思索,李中明便已准备答应下来。母亲这四年来供养自己读书,真是太苦了。

    如果他能继续学业的代价,便是熬干母亲的心血,耗尽家中的资财。他宁愿终身不去应举,也不愿采取这样的做法!

    如今虽然要入户伴读,可是这样报酬丰厚的机会,也还是很难碰到的。如果自己不加珍惜,看着这样的好机会,从手中溜走。那么下一个这样的好机会,又要等到何时?又要哪里去寻?

    而旁人的流言蜚语和纷纷议论,又能干自己何事?毕竟,自己也只是入府伴读,又不是卖身为奴为仆,这并不影响自己日后科举应试。

    放下心中种种,再看了一眼母亲,李中明还是准备不将这些事情告知母亲,以免增加她的担心,从而影响她的心绪,伤及身体。

    此外,自己还要在录试前更加努力,争取得到一个好成绩。不然达不到主人家的要求,那自己也只能望洋兴叹,无能为力了。

    拿起一本经书,李中明便默默诵看着,一文一字,一疏一义,认真翻读,慢慢修正着自己的记忆。毕竟,近年来,听朱夫子说,虽然县学录试还算公平,可是天下承平已久,这读书人的数量也在激增着,再加上豪门大户的请托。

    即便现下诸生多注重进士科,可是对于诸科来说,来此应试,在经书上多有真才实学。虽然诸科考生眼界有限,可是对于经书的句读章义,反而更为认真,竞争程度也是极为激烈。

    读书,诵读,生火做饭,照顾母亲饮食。这几日,李中明除了去了一次私塾,表明自己愿意接下朱夫子介绍的差事,还将县学录试前的行卷投送,文书具结,应试报名等一应具事都拜托给朱夫子。

    知道李中明现下家中离不开人,朱夫子很痛快就答应了下来,还安慰他说,待到应试之日还会让妻子代为照顾李母。这林林总总的交代下,这考试之事也算让李中明放下了心。

    李中明感慨自己真的是麻烦朱夫子太多。如果真的能通过主人家大的考核,家中就剩下母亲独自一人了!可她的身体还未恢复,仍需人照顾呀!到时候不知道能不能还可以拜托朱夫子一家?

    将脑海中的杂念都统统甩出,现在自己第一步都还未成功迈出,想得那么多又能如何呢?李中明只得走一步看一步了,目前仍需将心放在经书上。

    重新将心收回来后,李中明便一心扎进了经书中。九经中,李中明有学的好的,也有不太擅长的。如今要参加考试,就只能更加刻苦,更下苦工,继续查遗补缺,完善学问。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的度过去,在明面上,李中明依旧面不改色,只是每日学的更加刻苦,每日睡下的时间更少了。除此之外,一切如同往日,照顾母亲,整理家务,继续读书。

    终于,录试的时间要到了,李中明提前了一日多加休息,收养精神,放松心态,以便能好好参加考试。为了让李中明安心应试,师母也早早就来到了李家,让其放心。李中明只得再三感谢,将家中事务托付给师母后,便背上书箱去与朱夫子等人汇合。

    为了方便应考,朱夫子早早便与人预定了马车,带朱旭和李中明去应考。所幸,他们所处的位置,虽不在县城旁边,但是却是离考试地方近些。虽然是县学考试,考试的地方却放在了清都观。

    毕竟,应考人数众多,县学学宫身处县城,地方总归有限,而本朝天子推崇道教,故而各地的官修道观大都占地广大,所以常常用作应试之地。

    和朱夫子、师兄见礼后,李中明便被夫子叫上了马车,在车上连连交代着两人。

    “朱旭,你自幼便随我读书,虽然刻苦,从不懈怠,但是应试这种事,还是要看时机文运的,所以不要忧心,只管放心应试”,看着沉默冷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