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行_34、遗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4、遗言 (第1/2页)

    本来李生要替自家表兄求娶顾氏女的传闻只是有些让人惊异而已,人们听闻也只是会为李生的仁义,敬佩而已。

    可是,令人惊讶的却是,李生在省试结束后,从贡院出来后,竟然在不久后,突然病倒了。而且病情还有了越来越重的趋势,这使得侯府的魏大娘子也顾不得要得到永安侯允许,才能出府的规矩,连夜便出了府,来到李生的住处贴身照顾她。

    毕竟,这个可怜的女人,在前些日子刚刚结束了自己儿子的丧礼,而今几乎如同亲子的外甥又在省试后缠绵病榻,这怎能不使她焦急呢?现在这个世上她的血肉亲人就只有李生一个了,而李生在世的亲人也只有姨母一人了,他的父亲早在他在南京读书的时候就过世了。

    所以说,两个可怜的人,在这个热闹的世界上,就剩下了对方唯一一个亲人了。故而,看到永安侯府在自家表兄刚去世,就开始冷淡自家的姨母,才有了李生要在结束此次科举后,自己取得功名后,要将自家姨母从侯府接了出来,免得她在侯府里遭受世态炎凉。

    故而在这种种原因下,才有了李生要奉养自家姨母的想法。

    在李生的府第里,屋内到处都是浓浓的药味,而魏大娘子看着躺在床上的李生,面容上毫无红润,反而泛黄发白,使得自己的怜爱之情溢于言表。她是知道为什么自家的外甥身体会如此之差的。想到如此,更是不自觉掉下了眼泪。

    李生与自家的儿子,自幼从小一起长大,他们之间虽非亲兄弟,却是胜似亲兄弟。故而,两人间感情极深,即便天南海北分离后,也未改他们之间的情谊,他们之间不仅常通联消息,互传信件,就连自家儿子这些年能在侯府越来越得侯爷的重视,也多亏李生为他出谋划策。

    自己的儿子也很听从表弟的建议,在年龄稍大,便主动请缨,去西北军中磨砺,以便能够继承永安侯在西北军中的影响力。后续的几次重大选择中,刘郎君也积极和李生联系,寻求李生的建议。而李生也利用自己的人脉,从各处大儒名臣府中收集消息,揣摩边境和朝廷局势,这才使得刘郎君能够稳扎稳打,步步提升。

    要不是,此次征战,出了意外,自己的儿子,定然可以真正开始接受永安侯在西北军中非人势力,日后完全可以成为永安侯府在军中的当家人。而再结合李生当下的卓越才华,他在在文臣中的发展也定然不会低到哪去,这样一来,他们表兄弟文武相互结合,便能够在朝廷中扎稳脚步,也就有了不败的能力。

    可是,这一切都随着自家儿子的去世,完全烟消云散。

    自家的外甥为什么会身体这么差呢?这不仅是他,本就文人体魄,常年废心熬夜读书,既伤身又伤神,再而此次自己儿子出战,是和李生通信联系过的。自己的外甥是非常积极支持的,他已通过多方打听过,此次出战,朝廷是上下十分支持的,而且并不奢求有什么大胜,只求御敌于外,便是大功一件。

    故而,在李生的积极支持,和刘郎君的多方奔走下,才得到了一次独立出战的机会。本以为,这只是一次小规模的战斗,刘郎君就能得到一份不大但也不小的功劳。可是。却是出了意外。

    这样的变故,使得李生一直认为自家表兄的去世,自己是有很大责任的,如果不是自己的主意,让他伺机谋取独立领军的机会,他也不会领兵出战从而出了意外。在亲人去世的打击下和自己内心的深深的自责,再结合着还要迎战接下来的省试,在这连番的变故下,本就身体不是那么强壮的李生,省试一结束,就病倒了。就这样,心中的伤心郁闷还未舒缓过去,身体上的又添了伤病,这使得李生身体的境况更是越来越差。

    后来,还是在魏大娘子的悉心照顾下,病情才有了好转。就这样,周围的人都以为,李生的病情会逐渐消散,身体也会逐渐恢复。

    可是,就在张榜前的凌晨,李生病情反而突发变重了,这使得刚放下心的魏大娘子,一颗心再次提了起来。

    在病床前,李生让仆从下人都出了屋,仅留下了魏大娘子,虚弱的说道:“姨母啊。生,生刚刚梦到表兄了,梦到我们小时候,在姨母身边嬉戏打闹,姨母就在旁边缝着针线,咱们都笑着很是高兴。可是忽然,表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