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明末三十年_第七卷 一统山河 两千零六十六章 自缢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卷 一统山河 两千零六十六章 自缢下 (第2/2页)

因为这里不过是一片皇家园林,没什么经济价值,流贼也不懂那么多,他们都只觉得皇家的好东西肯定都藏在皇宫里,所以那里才是他们搜索的重点,至于万寿山这种园林,他们连正眼都懒得瞧,反正就算是有人躲在里面,整个京师都被围住了,里面的人也逃不走,这里面又没有食物和水源,躲藏的人待不了多久就会自己逃出来的,所以过去的几波流贼正兵饥兵,都对万寿山没有兴趣,相比于万寿山,边上的永安寺都更有经济价值。李邦华跟了崇祯这么久,对崇祯的性格太了解了,崇祯说出这番话,李邦华便感觉大事不好,他颤抖着问道:“陛下,这时候回山上,为何?”崇祯惨笑一声道:“李爱卿,大明亡于朕之手,朕无颜面对亿万臣民,无颜面对列祖列宗,朕意已决,当以死殉国,大明只有殉国的天子,绝没有被俘的天子。”“陛下!”李邦华悲呼一声,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倪元璐等几个官员也是跪下,掩面而泣。崇祯道:“诸位莫要再劝,京师什么情况,朕自己看到了,现在想走恐怕是走不了了,正如你所说,要是走不脱被流贼抓住了,拉到李自成面前受辱,朕还不如现在就死了。当年土木堡之变,我大明宁肯另立新君,也不愿意给瓦剌低头,现在到了朕的手上,朕难道会向李自成这个逆贼摇尾乞怜吗?请诸位成全朕,保障我皇室最后的体面。”

    王承恩浑身颤抖,他痛苦的闭上了眼睛,崇祯既然话已出口,就不可能收回,他已经心存死志,别人看不出来,从小就跟着崇祯的王承恩不可能看不出来。他没有劝说崇祯,而是心中默默说道:“若是陛下殉国,奴婢也要陪伴左右,黄泉路上也要伺候陛下。”崇祯转身就向着煤山山顶走去,李邦华等人连忙起身跟了上去,倪元璐道:“陛下若是心存死志,我等也绝不苟活,去了黄泉路,我们依然做陛下的臣子。”崇祯听见倪元璐的话,脚步一顿,身体明显颤抖了一下,旋即继续向山上走去。到了山顶,他一眼就看见了一棵最大的歪脖子树,崇祯回头对王承恩道:“本来,朕要以尚方宝剑自刎,可尚方宝剑没了,所以朕觉得,当年隋炀帝其实说得对,皇帝,就应该有皇帝的死法,朕虽然不是隋炀帝那种横征暴敛的暴君,可是我们却算是殊途同归,不管是勤勉也好懒惰也罢,总之江山丢了,那朕跟隋炀帝的结局就没什么不同。”

    崇祯顺手解下了自己的衣带,对王承恩道:“大伴。”王承恩一愣,随即应声道:“奴婢在。”崇祯点点头道:“朕从来没有这样叫过你,只是因为当年魏忠贤在皇兄那里就是大伴这个称号,朕甚为不喜,但是实际上,你王承恩是对得起这个称号的,朕今天是第一次这么叫,也是最后一次,就请大伴将衣带挂在歪脖子树上吧。”王承恩不敢移动,皇帝这是要用衣带当作白绫自缢啊,崇祯道:“难道要朕亲自来挂吗?这是朕给你的命令。”王承恩含泪下拜,随即起身,按照崇祯的要求将衣带给挂在了歪脖子树上,倪元璐等人皆是长跪不起,口中大喊着:“陛下!陛下啊!”

    崇祯看了看众人,开口道:“朕自缢之后,请诸位用布或者衣物将朕的脸给遮起来,朕实在是没脸去见列祖列宗。”王承恩扑通一声跪下道:“奴婢,谨遵圣旨!”崇祯最后对众人点了点头,随即踩上了歪脖子树下的一个大石头,双手抓住衣带,打了个死结,又用手拉了拉,确保这个死结牢固,不至于让他掉落下来。他又对王承恩道:“大伴,记下朕的遗言。”王承恩一愣,随即脱下身上的衣物,又脱下白色内衣,将其平铺在地上。天气寒冷,王承恩被冻得瑟瑟发抖,李邦华等人立刻一人脱下一件身上衣物,给王承恩披上。没有笔墨,王承恩唰的一下咬破自己的手指,给崇祯留下血书。崇祯喃喃道:“朕自登基十数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建虏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旋即,崇祯将头往衣带扣中一伸,一脚踢开了垫脚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