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时空通道_第十九章 人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 人才 (第1/2页)

    周志一讲就是一个多小时,徐盈听的认真,甚至还做了不少笔记。

    眼看到中午了,其他学生都收东西要离开了,周志这才停了“小课堂”。

    “听你说这些,我今天收获很大,谢谢你啦。”徐盈只好收好笔记,站了起来。

    “那就好,要是考的好了,别忘了心里感谢我几句啊。”周志笑道。

    “不止心里感谢,到时候我请你吃饭。”徐盈把包背好,“我得走了。你平常常来这吗?”

    周志摊了摊手,无奈道:“不瞒你说,今天是我这俩月唯一休息的一天。”

    “哦。”

    这时,旁边有同学催促徐盈了,她只得抬手轻轻挥了挥:“那我走了,以后再聊?”

    “好。”

    徐盈很快跟着同学一块离开了,周志活动了一下胳膊腿,往周围一瞧,才发现周大江夫妻俩不知什么时候去前边跟几个老太太聊天了。

    中午找了家饭店吃了点东西,下午,周志又送夫妻俩回了趟家。

    张桂兰这情况,一直在医院反倒不大好,毕竟家里的环境更熟悉,而且可以常常外出走走。

    ……

    时间很快来到了十月,连绵一周的小雨过后,气温降到了十度以下的临界点,天气彻底转凉。

    屋子里,看着面前的半麻袋资料,周志依然在计划着自己独立创业的事。

    如金的情况是,技术不是问题,重点在资金跟人才。

    他当初在接手资料时,就顺便让对方大概核算了一下九十年代初做出成品需要的资金。对方找到当年rb公司的成本数据,除去研发跟各种不必要支出,再根据物价跟制造技术水平的差异,认为只做出实验室成品就需要三五十万,量产的话还要翻好几倍,达到上百万。

    当然,这是整个周期所需的费用,倒不需要一下子拿出来。但是,一百多万,对现在的周志来说还是太多了。

    当然,再等一段时间就不成问题了。现在厂子的盈利一直在高速增长,下个月每月盈利就能超过三十万,以周志的三成分利来算,也有十万。况且,现在厂子还在高速发展中,等到年底,他保守估计也能拿到四五十万。

    那么,把东西做出来的钱就有了。再等到明年,连量产的钱估计也有了。总的来说,问题不大。

    当然,一切的前提都是厂子经营顺利。

    至少现阶段来看,厂子依然在高速发展中,而且现在他们获得的市场还只有几座城市,未来增长潜力巨大。

    产品依然供不应求,但周志的野心远不止如此。在他的提议下,李丰年特意去了趟省城。花了十多万,获得了省电视台黄金时段半分钟的广告,打算一举把产品推向全省。

    之所以选电视台而不是报纸,是因为周志很清楚,电热水壶的目标用户跟电视机的用户是高度重合的,都是至少小康家庭。报纸则不一样了,受众太广,也就没有针对性,效率不高。

    为了把广告打响,周志花了不小的力气,广告词就想了好几天,最后总结的核心内容就两点:一定要强调是出口转内销的产品,还有外国人都在用。

    很无奈,也很恼火,这年代进口货就是质量跟身份的代名词,用来出口的东西就是比国内的好。甚至,一直到2021,这样的现象依然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