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_第七百四十五章阳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四十五章阳谋 (第2/3页)

在他看来,只要水流不绝,这些筒车就能够日复一日不断的锤打,绝对是高效的劳动力。

    看着众人震惊的表情,杨帆笑而不语,并不怕这些人把这项技巧偷师出去。

    在杨帆心里,他还巴不得这些人偷师出去多建一些造纸厂呢。

    造纸厂越多,以后纸张的价格也越便宜,这对于平民百姓来说绝对是好事。

    知识的广泛传播,绝对能更好的推动社会的变革和进程。

    况且,这些造纸技艺其实并没有什么复杂的……

    与原来用麻、滕、树皮纤维这些造纸的方法其实大同小异。

    杨帆最多只是利用了这水力的动力,节约了一些人工成本罢了。

    既然不决定保密,杨帆便让王淑芬对如何打浆这些步骤一一进行了介绍。

    看着磨好的纸浆流入旁边一个池子中,沉淀以后又流入另一个池子,而且有人不断在调浆,众人好奇不已。

    看着乳白色的竹浆,萧然便问道:“怎么浆水这么白?”

    杨帆呵呵笑道:“浆白才能够制造出洁白无暇的纸张啊,萧兄,你不是怕纸张的质量不好么?”

    听到杨帆的话,萧然脸色有些臊红。

    想到刚才的质疑,原来小丑是自己啊!

    只是萧然有些想不通,为何杨帆对于用竹子制作纸张的工艺一点也不隐瞒。

    难道杨帆真的是如此高风亮节,并不想在造纸方面挣钱?

    想不通,萧然也就不想了!

    反正他们萧家也是打算和杨帆合作造纸,并不打算把配方占为己有。

    既然这个配方是杨帆弄出来的,杨帆想给谁看,亦或者传给谁,那也是杨帆才能决定的事儿。

    看完了用竹子制浆的过程,杨帆领着一行人向最终的成品房走去。

    成品房外建有一个巨大的水池,这个水池是用来抄纸的。

    抄纸其实就是把调配好的黏稠纸浆放入纸槽,加水搅拌,溶解均匀,成为稀薄的浆液。

    然后抄纸工轻轻晃动使纸浆均匀沉淀,形成一层膜,就成了湿纸,等到湿纸干了水分,就能得纸张。

    此时池子边正有一群妇孺正在做这道工序。

    这道工序需要细心以及轻柔的巧劲,妇女最适合这样的工作。

    参观完造纸流程,萧然终于认识到了自家造纸术与杨帆这里的差距。

    杨帆这里只经过几道工序便已经出了成品,而他们继承和改造的造纸工序实在是太过繁杂了!

    进到纸张的烘干房,王淑芬让工匠取下已经烘干的纸张。

    这些纸张洁白如雪、薄如蝉翼,与通常使用的那些发黄纸张有着明显的区别。

    杨帆还让人拿过一副笔墨,让李泰在这新制造的纸装上面写字。

    笔墨一点也没有浸湿,一撇一捺清晰可见。

    显而易见,这绝对是书写的上好纸张。

    萧然眼前一亮,赞叹道:“这种品质的纸张,绝对可以与市场上最好的只争相媲美,实乃罕见的精品纸张,不知这一张纸成本几何?”

    王淑芬自豪说道:“每一叠有100张左右,成本最多十文钱……”

    听到王淑芬的话,萧然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按照现在市面上流行的上等纸张,品质与这些差不多的,甚至还要发黄一些,一张都在两文钱左右,100张就是200文钱。

    而杨帆的造纸厂却能把成本控制在十文钱。

    和以前一比较,简直就是白菜价。

    如果能够代理销售这些纸张,绝对是一本万利。

    萧然双目灼灼,盯着杨帆说道:“大都督,这些纸张就全交给我们萧家的销售吧?”

    这可是一笔泼天的财富,即使是萧家也拒绝不了这样的诱惑。

    若是由萧家来负责销售,不仅能够挣钱,还能够一举提高他们萧家在士林中的地位!

    纸张和知识,本身就代表着地位和档次!

    杨帆理所当然说道:“纸张的销售自然要交给你们萧家,不过,天下这么大,你萧家又能供应多少地方呢?”

    萧然想了想,说道:“要不整个江南的纸张就由我们萧家负责销售?”

    在他看来,只要掌握了江南纸张的销售渠道,那么他萧家永远是江南的领袖,谁也超越不了。

    杨帆摇头说道:“江南的商法规定,以后在江南的商品销售不允许独家垄断,而是实行公平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