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野记_01.一起等雨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1.一起等雨停 (第1/2页)

    这是个十里洋场的烟花地,还是个风云际会的新时代

    曾多次幻想上海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城市

    黄浦江上白鸥横渡,看尽外滩霓虹璀璨;

    走走繁华热闹的南京路,吹吹陆家嘴的晚风;

    目睹迪士尼的烟花,满足对童话的向往……

    第一次走在上海的街道上,仿佛穿越到了欧洲的建筑。

    明明是个繁华都市,却总能在不经意间,就拐入树木砖瓦白墙的步行街道。

    这是清冷的长乐路,却蕴含着别样迷人的风韵和生机。

    有朋友在咖啡厅里磨蹭,有郁金香从角落里探出来,有梧桐树躺在地上。

    清晨的薄雾还未消退时,卖早点的摊头已经热气腾腾;

    自行车在纵横交错的马路上,叮铃叮铃,井井有条;

    如果说形色的路人是烟火气,那一栋栋老洋房就是浪漫感。

    记忆中上海的冬天,总是来得教人猝不及防。

    或许昨日的夕阳还染着梧桐落叶的金,而今日晨起却蓦然发现室内涌入大片的白。

    一眼望去,成群的建筑似乎变成了乐高积木,在白色浓雾中飘忽不定。

    “唉,明天又是烦燥的下雨天……”

    妈妈坐在生绣的三脚板凳上一边对着账本一边抱怨。

    我开始还有点不理解,窗外雨潺潺,诗意又予人启迪。

    “下雨天来买面的人少,晚上面一受潮容易发臭;手上的东西本来就提不过来还要打把伞,什么事都变得毛躁效率低;路上还打滑,你爸爸骑电瓶车格外让人担心……”

    原来喜欢下雨天的都是那些不食人间烟火的“艺术家”。

    我突然就不敢说话了。

    什么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事呢分享一下最近的小插曲吧——

    临近做饭的前半个小时,我突然想起家里的油用完了。

    匆匆出去买油,找了几家超市便利店都没有卖食用油的。

    可能是粉墙黛瓦内的过冬气氛过于温馨,也可能是高楼大厦外的灰色天空过于压抑,反正,雨就是这么来了。

    冷不零丁地砸在我头顶,很快,打着淅淅沥沥的和弦拍子,高调地将城市浸染。

    拿起手机来找导航,眼镜被雾气雨珠模糊视线,早上刚洗的头就这样泡汤了。

    并且这雨还任性地赖着不走,特意要营造一种类似英格兰冬日街头的暗色调。

    可这上海的冬雨呀,同被大西洋暖流所影响的英伦三岛比起来,到底少了一份北纬五十一度的温柔缱绻,而多添了一份随心所欲的善变。

    我又回家去拿伞,妈妈做饭着急催我,她坚持说的直走过两个红绿灯就到了(后来才发现她说的那种直走跟我定义的直走不一样)。

    她说的那个“华联”超市偏偏导航上又找不到(后来晓得是她们读反了,现在才了解到连锁超市上海的是联华,济南的是华联),我只好去更繁华一点的地方找。

    这晚上的电瓶车都不遵守红绿灯的吗?哪怕你等到绿灯再走斑马线,稍不注意就有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