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枭臣之路_第002章 回京(求收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02章 回京(求收藏!) (第1/3页)

    说起榆林总兵官韩士忠。

    其与李恪之父,昔日同为羽林卫指挥佥事,是正儿八经的过命交情。

    十一年前。

    趁着北方鞑靼汗位更迭、朝廷遣军往九边增防的档口,太子刘烜忽然起兵逼宫,意图迫使皇帝、也就是如今的太上皇退位。

    后来兵败,虽然落得个被废身死的下场,但太上皇念及几十年的父子情,只是赐封了个义忠亲王的谥号。

    嗯,讽刺意味很足!

    当年皇宫一战。

    专司守卫宫禁的天子亲军上十二卫里边,仅有金吾、羽林、虎贲三卫誓死护卫宫廷,太上皇的局势一度危急。

    全赖三卫士兵们舍生忘死,才能在苦苦鏖战一天两夜、死伤逾六成之后,成功等来了京都大营的援兵。

    在乱战当中。

    李父更是搭上性命,舍身替太上皇挡下了一记飞来流矢,临终之际,托韩士忠多加照看年仅六岁的独子。

    后来,韩士忠果然不负所托,对李恪视若己出,处处为其着想打算……

    值得一提的是。

    皇宫之战,贾代化、贾代善两兄弟虽在废太子的含恨反扑下一死一重伤,但也替贾家在太上皇那里挣下了隆厚圣眷。

    为将来荣国府二房长女的封妃打下了伏笔。

    …………

    这日。

    韩士忠于总兵府升帐议事。

    等李恪赶到,厅堂里已坐满了榆林镇的大小将领。

    正想寻个角落坐下。

    便见上首的韩士忠朝他招了招手,“兴文,你先到我这里来!”

    先前因为另有安排,所以韩士忠也就不曾正式介绍,如今李恪决意要留在边军搏前程,自然要多替他铺铺路。

    一把将李恪拉到身前。

    随后,韩士忠朝堂上众将拱拱手,笑道:“我身旁的李恪诸位也都认得,他老子跟我是过命的交情,还望大伙以后多多照看!”

    说罢,郑重的朝堂上一揖。

    吃得自家总兵一礼,众将士哪还坐得住,当即纷纷起身回礼,连道“不敢”。

    “都是在一个锅里搅马勺的袍泽,互相照顾是应当应分的。”

    副总兵官邬守真笑道:“以总兵对李将军的看重,想来便是自家嫡亲的儿孙,也全部给比下去了。”

    闻言众将士皆笑。

    上首,韩士忠却是认真点头。

    满脸赞同道:“我家那两个不成器的小子,但凡能赶上兴文的一半,我怕不是半夜里做梦都得要笑醒。

    他们哪里配跟兴文相比?!”

    “……”

    此时众人也都想起了李恪的战绩,登时就有些笑不出来了。

    论起上阵杀敌,李恪能身先士兵的领军冲锋陷阵;说起带兵的本事,区区一個新任的百总,却能接连截杀鞑靼小队。

    关键这小子才刚十七岁!

    真比起来,在场的小半人都得自闭!

    仅仅这些也就算了。

    可这厮除了自身骁勇善战,背后还有一个位高权重的长辈在鼎力扶持,这样有实力有背景的,将来上战场,到底是谁照顾谁?

    想到这。

    气氛一下子尬住。

    众将士不禁的咧咧嘴,再看向李恪时,目光又自不同。

    ……

    左首。

    邬守真深深的看了韩士忠一眼,隐约猜出了他的打算。

    这是要替李恪造势!

    依《大乾律》,于北方边境作战(甘肃至山海关),千户以下统兵军官,战后可凭麾下部曲的杀敌数量晋升,上限三级为止,超出者另予赏赐。

    另外,兵部在定职官员的子孙荫叙时,沿用前明旧制,按被继承人的原职级降阶录用,即:正一品子,正五品用;从一品子,从五品用……

    降阶袭职,此乃铁律!

    但是,李父当年是替皇帝挡箭而死,后来太上皇更是下旨追封骁骑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